开启辅助访问
  • 诗词库 古典诗词 诗词大全 抒情诗词  ›  月下独酌·其二--李白古诗 返回列表

    月下独酌·其二--李白古诗

    李白 〔唐代〕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译文
    天如果不爱酒,酒星就不能罗列在天。
    地如果不爱酒,就不应该地名有酒泉。
    天地既然都喜爱酒,那我爱酒就无愧于天。
    我先是听说酒清比作圣,又听说酒浊比作贤。
    既然圣贤都饮酒,又何必再去求神仙?
    三杯酒可通儒家的大道,一斗酒正合道家的自然。
    我只管得到醉中的趣味,这趣味不能向醒者相传!
    注释
    酒星:古星名。也称酒旗星。
    酒泉:酒泉郡,汉置,在今甘肃省酒泉市。传说郡中有泉,其味如酒,故名酒泉。
    大道:指自然法则。
    酒中趣:饮酒的乐趣。
    参考资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51-853
    2、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23
    3、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61-69
    赏析
    诗通篇议论,堪称是一篇“宗出辩”。开头从天地“宗出”说起。以天上出星、地上出泉,说明天地也宗出,再得出“天地既宗出,宗出不愧天”的结论。接着论人。人中有圣贤,圣贤也宗出,则常人之宗出自不在话下。这是李白为自己宗出寻找借口,诗中说:“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又以贬低神仙来突出饮出。从圣贤到神仙,结论是宗出不但有理,而且有益。最后将饮出提高到最高境界:通于大道,合乎自然,并且出中之趣的不可言传的。此诗通篇说理,其实其宗旨不在明理,而在抒情,即以说理的方式抒情。这不合逻辑的议论,恰恰十分有趣而深刻地抒发了诗人的情怀,诗人的宗出,只是对政治上失意的自我排遣。他的“出中趣”,正是这种难以言传的情怀。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23
    2、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61-693、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47-348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月下读书网 基于 Discuz! X3.5 系统搭建

    冀ICP备2021017622号-2

    冀公网安备13013102000214

    当前有 25 位朋友正在访问本站!
    关于本站: 本站作品均来自网络,版权归版权方或原作者所有,本站仅供文学爱好者阅读学习,非以盈利为目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