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 诗词库 古典诗词 诗词大全 关于春天的诗  ›  送宇文六--常建古诗 返回列表

    送宇文六--常建古诗

    常建 〔唐代〕
    花映垂杨汉水清,微风林里一枝轻。
    即今江北还如此,愁杀江南离别情。

    译文
    鲜花似锦映垂杨,汉水澄澈碧波漾;春风微微林中吹,一花轻盈吐芬芳。
    现在面对江北景,尚且如此心怏怏;去到江南景更美,离情更使魂魄丧。
    注释
    宇文六:诗人朋友,生平事迹不详。
    汉水:长江支流,源出陕西宁强县,流经陕西南部,湖北北部和中部,在武汉市注入长江。
    一枝:指一枝花。
    即今:当今,现在。
    还:尚且。
    愁杀:亦作“ 愁煞 ”。谓使人极为忧愁。杀,表示程度深。
    参考资料:

    1、张学文.唐代送别诗名篇译赏:重庆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102-104
    创作背景
    唐代大历年间,常建授盱眙(今属江苏)尉,仕途不得意,后隐湖北东南一带,以山水自娱,放浪诗酒、漫游名山以寄情。此诗是常建在阳春三月从江北汉水送别友人到江南时所写。
    参考资料:

    1、张学文.唐代送别诗名篇译赏:重庆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102-104
    2、张学文.历代送别诗选: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04月第1版:51
    3、(清)王士槾选.唐人万首绝句选校注:齐鲁书社,1995年03月第1版:151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花映垂杨汉水清,微风林里一枝轻”,诗人从岸上和水中两个角度,写出江北春景之美:杨柳毵毵,日丽风和,花柳相映,汉水澄清,微风习习,树叶轻扬。诗人没有把和挚友离别时的春天故意写成一片黯淡,而是如实地写出春景的浓丽,并且着意点染杨柳的风姿,从而暗暗透露出此时此刻分别的难堪之情。同时也点出送别地点、季节和环境,彼有特色。两句写出花、垂杨、水、风、林五种景物,由于组合巧妙,并无堆砌之嫌。笔触所及,广阔而悠远,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为下文离别愁情失落气息作铺垫。
    第三句“即今江北还如此”,用“如此”收结前两句中的景物和心情,构成一种强烈的反跌,使满眼春光都似黯然失色,春色越浓所牵起的离情别绪更强烈的感觉,透露出诗人怨别愁怀的感伤。用一“还”字,临别的伤感,更见沉重。第四句“愁杀江南离别情”再进一步,此地明媚春光,已使人如此不奈离情,此去江南,江南春色更浓更美,离别之情将更使远行人愁杀,加深沉重的别情。一句实写,一句虚写,将送别双方各限天涯的离情,互相思念的愁苦,触目伤怀,作了深刻的表露。
    全诗以淡彩绘景,以重笔写情,结尾点题,天然朴实,率直真诚,毫无妆束之态。以情景交融之妙笔,实虚转化,将临别之际内心的复杂感情描摹得愁杀苦闷。
    参考资料:

    1、张学文.历代送别诗选: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04月第1版:512、张学文.唐代送别诗名篇译赏:重庆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102-104

    常建
    常建(708-765),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天宝中,曾任盱眙尉。

    月下读书网 基于 Discuz! X3.5 系统搭建

    冀ICP备2021017622号-2

    冀公网安备13013102000214

    当前有 54 位朋友正在访问本站!
    关于本站: 本站作品均来自网络,版权归版权方或原作者所有,本站仅供文学爱好者阅读学习,非以盈利为目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