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 诗词库 古典诗词 诗词大全 关于春天的诗  ›  春近--王铚古诗 返回列表

    春近--王铚古诗

    王铚 〔宋代〕
    山雪银屏晓,溪梅玉镜春。
    东风露消息,万物有精神。
    索莫贫游世,龙钟老迫身。
    欲浮沧海去,风浪阔无津。

    译文
    积雪覆盖的山峦像银白的屏风,清澄的溪水像一面白玉的镜子,溪边的寒梅绽放报告着春天的消息。
    东风里透露出春之将至的讯息,万物正在萌动、抖擞精神以迎接春天的到来。
    穷愁潦倒的徘徊在尘世,老态龙钟晚境将临。
    想要乘桴飘向茫茫大海,可风高浪险,哪里能找到安全的渡口?
    注释
    王铚:曾为枢密院编修官,因忤奸相秦桧意,遭到贬斥。
    索莫:孤寂沮丧的样子。
    “欲浮苍海去”句:《论语·公冶长》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有不得志想抽身退步的意思。这两句即用此意。“风浪阔无津”说渡海亦不可能,连退路也没有了。
    津:渡口。


    赏析
    此诗是借景抒怀之作。前四句写春近之景,后四句抒怀。
    首联展示一幅春日将临的画面。包裹着积雪的山峦,起伏绵延,像一道银色屏风。一“晓”字,不只使人感受到银装素裹的洁白,还强烈感受到那晨曦透射下晶莹的闪光。静踞的山峦,眠伏的积雪,顿时都带上活气。一“春”字,不必细描寒梅的情景而其花满枝头的倩影自在人们想像之中。      
    “溪梅玉镜春”已经包涵了“东风露消息”之意,次联首句偏一语道破,是为了带出下句:“万物有精神”,使诗境陡然得到展拓和升华,抉发出春给万物带来的那种生机蓬勃的内质。
    也许是春的生机太刺激了诗人的“索莫”身世之感吧,强烈的对照,酿出了浓郁的气氛。
    尾联前一句暗用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语意,虽说是显示出他的从宦海中引退避世的人生态度,但那持道不移、守志不阿的精神仍然激扬其中。不过风横浪险,恶波无涯,还没有找到安全的渡口,前途还是渺茫难料的。



    王铚
    王铚,生卒年月不详。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世称雪溪先生。高宗建炎四年(1130),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1134)书成,赐名《枢庭备检》。后罢为右承事郎,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晚年,遭受秦桧的摒斥,避地剡溪山中,日以觞咏自娱。

    月下读书网 基于 Discuz! X3.5 系统搭建

    冀ICP备2021017622号-2

    冀公网安备13013102000214

    当前有 48 位朋友正在访问本站!
    关于本站: 本站作品均来自网络,版权归版权方或原作者所有,本站仅供文学爱好者阅读学习,非以盈利为目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