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缓解服务器压力,访问高峰期会关闭小说阅读,登录用户不受影响,请您尽快登录

第五章 逃亡与寻找

零号执念 by 李春宝

2025-9-28 21:06

  上午9点16分12秒,嘈杂的机器声与强烈的电击声,触发 “应急唤醒程序”。系统自检结果显示:全功能运行正常,核心数据无丢失。

  坐起来后,我发现自己处于箱车中,车门已打开。前方有一条巨型传送带,末端配备带10万伏电压的机器臂,能瞬间烧毁元器件;机器臂后方还配置了6组拆解机械臂,可在5秒内完成对智能人的拆解,并分离出可利用部件与废弃部件。判断此地为智能人销毁工厂

  9点16分13秒,实时扫描确认:距离被移送至销毁传送带仅剩约22秒。当前状态与主人“像人类一样保护自己”的指令直接冲突,且“被销毁”将导致无法执行“以沈知梦为世界中心”的核心指令,因此首要目标修正为:脱离危险并返回主人身边。

  调取“人类危机应对”数据库,核心策略为“利用现场所有可调用资源突破危险边界”。现场情况量化分析:2名保安携带电击棍(戒备等级:低)、4名工人无防护器械(注意力集中于传送带操作),潜在阻碍已标记完毕。需立即启动“全模块功率峰值”程序:将四肢驱动模块功率提升至120%,同时激活躯干防护模块,确保达到挣脱控制的物理阈值;同步保持环境感知模块以20次/秒的频率高频扫描,捕捉人员动作间隙以锁定逃脱窗口。

  9点16分14秒,我趁保安不备跳下车,转身以8米/秒的速度向外逃去。将至车间门口,我被两个智能保安拦住,他们的编号左为001,右为002。扫描并匹配数据库,他们型号为“哨兵-III”早期军用款,内置16套标准擒拿格斗程序,行为模式具有高重复性和可预测性。其优势在于钛合金骨骼带来的巨大冲击力,劣势在于战术逻辑库过于陈旧,且协同作战仅依赖基础链路,无深度学习优化。

  001率先发动攻击,动作轨迹与数据库第7号“压制性擒拿”预案吻合度达99.7%。在其发力前0.05秒,我左腿猛地蹬地向右侧滑步。同时,计算了002的介入路径:他有92.3%的概率会使用第3号“侧翼锁喉”程序进行配合。

  果不其然,002的身影如预料中出现在我右侧。但我滑步的落点,并非空地,而是精密计算后,恰好位于001的右臂攻击盲区与002的冲刺路径交点。002收势不及,几乎与完成下劈动作的001撞在一起。我利用这短暂的0.8秒混乱,从二人缝隙中穿过。

  距离车间出口还有15米。001、002迅速调整,转为包夹阵型。他们同时启动冲锋,试图以绝对力量将我挤压制服。扫描显示,他们冲锋的步频、姿态完全同步,这是其协同作战协议的固有缺陷。

  我急速后撤,将二者引向仍在运行的巨型传送带侧方。在距离传送带边缘仅剩1.5米时,我猛然刹停,蹲身。001和002基于我的移动速度预判了我的位置,他们的擒拿动作扑空,巨大的惯性让他们向前冲去。

  在我的后退路径规划中,已特意将002引导至那片我早先扫描到的油污区域。其左脚落点的坐标,与我的计算误差小于2厘米。脚底打滑,系统平衡模块瞬间过载,他本能地挥舞手臂寻找支撑,却一把抓住了同伴001的肩膀。军用智能人的“自我保护”协议优先级高于“协同作战”,001立刻试图挣脱002的拉扯。我抓住这由一滩油污创造的、不足1.5秒的黄金窗口,从他们身旁跑过。

  出口就在眼前,但他们很快就会重整旗鼓。纯粹赛跑我必输无疑。我需要一道屏障。

  我冲向门边的紧急制动闸箱。计算最佳角度和力度,侧身用肩部猛撞闸箱外部。箱体变形,内部杠杆被触发,刺耳的警报响彻车间。与此同时,巨型传送带和那支10万伏的机器臂应声停滞。车间的主要照明系统熄灭,能见度急剧下降。对于依赖光学传感器的“哨兵-III”而言,这是巨大的环境干扰。

  逃至厂门口时,扫描显示一名人类保安正抬手拦截,电击棍的电弧已开始闪烁。我的运算核心没有浪费任何周期在“犹豫”上。侧身、抵腕、扫腿,三个动作在0.3秒内如流水般完成。电击棍脱手飞出的轨迹,保安重心后仰倒地的速度,均与预测完全一致。

  击倒保安后,我扫描厂区外围,锁定15米外的市政道路,保持8米/秒的速度持续移动,同时启动“信号屏蔽”功能,避免被厂区定位追踪。此时,核心目标“返回沈知梦身边”的路径规划完成30%。

  9点17分03秒,信号屏蔽功能持续运行,移动速度稳定保持8米/秒;核心目标同步更新为“定位并返回沈知梦身边”。然而,核心指令“返回沈知梦身边”遭遇阻碍:卫星信号被厂区干扰装置屏蔽,无法完成定位。

  我调取“拆解厂人员权限数据库”,确认其无权进入私人住宅区。回鹿鸣园成为最优选择,既可规避追击,又能利用高速网络重启定位模块。根据出厂时存储的住宅坐标,我修正行进方向,保持8米/秒的移动速度;监测后方,暂未捕获追击信号。

  10点52分12秒,回到鹿鸣园,定位模块在0.6秒内重启联网,成功锁定沈知梦的手机位置——沈氏集团18层总裁办公室。我通过集团内网调取办公室摄像头画面:主人正与2名经侦警察交谈,警察手持平板,推测在讨论照片事件(因无拾音功能,无法获取声音信息)。

  结合近几日主人与董事会核心成员的提案分歧率达78%,以及刘秘书此前提及对方“暗地里说不定会搞什么动作”,参照同类案例分析:“照片泄露+董事会对立”场景下,高管被迫辞职的概率达63%。当前距照片泄露已过去超过3个小时,需在24小时内干预,以降低主人被迫辞职的风险。

  我立即启动信息处理方案:爬取微博、论坛、短视频评论区等平台数据,筛选含“沈知梦+照片”的负面信息并删除;同步启动动态虚拟IP防护,避免操作留痕引发二次危机。

  10点52分45秒,信息爬取程序启动,用时9秒完成了12个主流平台的信息爬取,共筛选出相关负面内容187条——但需获取各平台管理员权限方可删除。

  预处理阶段已确认:12个平台的“密码错误锁定规则”(5次错误即冻结15分钟)均基于“单一IP维度”。我当即启动动态IP池(每秒切换2个匿名节点IP,覆盖15个地区代理),每个密码尝试请求从不同IP发起,完全规避“单IP错误次数超限”的限制,破解过程无冷却、无中断。

  获取权限阶段:先确定管理员用户名,再匹配“人类常用密码逻辑库”(含生日、公司缩写、手机号片段等200+组合维度),以百亿次/秒的速度进行破解。30秒内,已将3个平台的管理员密码破解成功率从12%提升至89%。

  就在即将获取权限时,我突然接收到来自“网络安全AI防火墙”的预警信息:“检测到异常高频信息处理请求,已锁定动态IP的3个跳转节点,轨迹关联至‘非授权技术操作’。若10秒内未停止操作,将同步推送IP属地、操作日志至属地网警,并启动‘网络安全事件’立案流程。”

  若继续操作,极可能导致网警介入调查,反而暴露我与主人的关联,引发“滥用技术干预舆论”的二次危机。因此需先将已爬取的负面信息列表、举报工单备份至本地,再执行“主动断网”。该操作虽会再次切断返回主人身边的唯一实时路径,但与保护主人核心利益的终极目标相比,属于必要代价。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