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叙 卷一·天人解 卷二·六气解 卷三·脉法解 卷四·劳伤解 卷五·杂病解上 卷六·杂病解中 卷七·杂病解下· 卷八·七窍解 卷九·疮疡解 卷十·妇人解
为缓解服务器压力,访问高峰期会关闭小说阅读,登录用户不受影响,请您尽快登录

四圣心源·卷四·劳伤解·溺血

四圣心源 by 黄元御

2018-11-28 21:50

  水寒土湿,脾陷木郁,风动而行疏泄,谷道不收,则后泄于大肠,水道不敛,则前淋于小便。

  阳气蛰藏,则土温而水暖,其脾湿而肾寒者,壬水之藏令不行也。水性蛰藏,木性疏泄,水欲藏而不能藏,是以流漓而不止;木欲泄而不能泄,是以梗涩而不利。缘木愈郁则愈欲泄,愈欲泄则愈郁,郁生下热,小便赤数。虽火盛之极,而实以脾肾之阳虚。

  泻湿燥土,升木达郁,自是主法。寒者温之,热者清之。然热在乙木,不在脾土,在肝则宜清凉,至于脾家,但宜温燥,虽肝热极盛,不可泻其脾土也。

  宁波汤

  甘草二钱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阿胶三钱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栀子三钱 发灰三钱,猪脂煎,研

  煎大半杯,温服。

  溺血与便血同理,而木郁较甚,故梗涩痛楚。苓、泽、甘草,培土泻湿,桂枝、芍药,达木清风,阿胶、发灰,滋肝行瘀,栀子利水泻热。膀胱之热。

  若瘀血紫黑,累块坚阻,加丹皮、桃仁之类行之,此定法也。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