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从雨中捉虫到三味书屋

鲁迅散文集 by 鲁迅

2018-9-9 21:51

  顺手从书架上取下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翻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不知怎么,想到了前几日为小女捉虫一事,想到了自己儿时常去的那家“三味书屋”,盖因为鲁迅先生儿时的百草园里有人首蛇身的美一女蛇妖,还有老和尚给的能吃蛇妖的飞蜈蚣吧……古人有言,书有“三味”:经如米饭,史如肴馔,子如调味之料。

  雨中捉虫

  夜里十一点了,女儿突然惊叫:“糟了,我忘记生物老师让我们逮西瓜虫了!”我看着这个被我和老公称之为“丢蛋鸡”的小丫头,无奈地说:“明早让你老爸帮你去捉吧!”女儿满意地去睡了,老公却有意见:“为什么是我去捉?我也!·#¥%”

  原来,老公也怕虫子。

  一早醒来,听到外面沙沙的雨声。看着熟睡的老公,想起前一晚答应女儿捉虫的事情,无奈只好亲自出马。我打着伞在楼下转悠,小区里绿化做的很好,卫生也不错,上哪去捉虫子呢。印象里,西瓜虫应该是在潮一湿的地方,最好是掀一开一块砖或石头什么的,比较容易发现。

  我差不多围着楼转了两圈,没有发现适宜西瓜虫的藏身之地,正打算放弃的时候,忽然发现路边的一个石凳,石凳的下面没有草坪,是一堆裸露在外的泥土。我蹲下一身,盯着石凳腿一儿,哈哈,果然被我发现了西瓜虫的藏身之地,我用女儿准备好的小玻璃瓶,很轻易地就抓了数只,胜利地返回家门。

  一进门,就向女儿报喜,被女儿赞为“强!!”(能被女儿赞“强”,是件很荣幸亦很不易的事情。)

  三味书屋

  从书架上顺手选了本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是暑假里应女儿的阅读要求为她买的。此时,书里还夹一着一支铅笔,顺势翻开这一页,原来是女儿看的那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单位老王曾纠正我说是《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错矣!)

  上面圈圈点点的还有小丫头的书批。看了不禁惋尔。

  记得我上学那会儿,老师让背此文的第二段,非常有韵味非常优美的一段文字: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一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一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现在复读,仍觉朗朗上口,像是浅吟一首歌。

  记得我小的时候,住在西单,长安街边有家名叫“三味书屋”的书店,店不大,是个青砖瓦房,很古朴很书香的那种,那时候很喜欢,常去,只是囊中羞涩,书一本一本翻来翻去,摸一摸,也就了了心愿。

  二三十年过去了,长安街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令我欣慰的是,“三味书屋”一直都在。每次乘车经过长安街,都会忍不住看它一眼,只是,我再没有去过。现如今,书都在网络上买了。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