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读《野草》有感

鲁迅散文集 by 鲁迅

2018-9-9 21:49

  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鲁迅从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以后,一共发表了数千万字的文章。《野草》则是《鲁迅全集》中文字量最少的一本。它收录了先生从1924年到1926年间所作的散文诗二十三篇,也是先生一生中唯一的散文诗集。

  先生一生以杂文著名,但他却希望它们速朽。“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50年前的杂文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估计是先生所不愿看到的。文字创作是需要直抵作家心灵的,而诗歌更需要作家用灵魂来创作。《野草》就是先生用灵魂写出的不朽诗篇!

  如果鲁迅是一把刀子,他的所有作品都是这把刀子对不同事物进行解剖的产物,但是《野草》,是刀子本身,是刀子的锻造过程。没有多少作家有勇气、有能力如此直接、赤一裸裸的把自己的灵魂展现给读者。

  《野草》的《题辞》,可以算是对这本散文诗集名字做了一个解释。但我觉得“野草”二字还应该有其他的含义。白居易的诗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就是野草的生命力所在,鲁迅的作品也是这般有生命力的,而中国人的革命也是这般,生生不息!

  鲁迅先生和野草真的有几分神似,你看着他根根直竖的倔强的头发,看着他如“大写的隶书‘一’字”的胡子,看着他如炬的目光,我总是能想到野草。先生像野草一样,在夹缝中生存着,播散、蔓延着,“遭践踏,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野草》是先生个体生命顽强生长、艰难爬行的记录,是先生“抉心自食”的记录。而不甘于在沉默中灭亡的生命,苦苦追寻生之意义的生命,在任何世代都将存在。

  我不敢对伟人的思想妄加揣测,但如果每个作家只能保留一部作品,我想先生应该会选择保留《野草》,因为这是他灵魂的写照。

  二、两棵枣树。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另一株也是枣树。”

  有人说,先生的文章好在哪,不是随便就能看出来的,然后就举了这句话作为例子。诚然!这个话一直有所争议,有的人认为,这句话可谓经典中的经典;也有的人认为这句话就是一句在逻辑上重复的废话。

  我认为,一个好的作家,总归是要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我们写记叙文的时候要追求语言上的条理,逻辑上的清晰。但是,作为诗歌、散文,我觉得就并不需要强求了。陆游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句话尽道出了诗歌创作的妙旨。

  而鲁迅这句话信手拈来的潇洒,浑然天成的灵动,不拘一格的创建都让人感觉耳目一新,真是“如闻仙乐耳暂明”。这,或许就是大家的境界吧。伟大的作家,往往就是在随意之中体现出他特别的地方。

  诸葛亮读书是“观其大略”,我们读书也要做到这样。读好的诗歌是一种对灵魂的冲击,是一种心灵的感悟,如果去研究它的语言逻辑,去分析它的写作技巧,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有买椟还珠之嫌。《野草》全篇的基调都是比较灰暗沉重的,而这一句话者别有它的魅力。

  我还要说的是这样的句式,先生写出来可以算是经典;但是如果我们要去刻意的模仿,那就是画蛇添足,邯郸学步了。这也可以算是类似于先生这样的大作家的“特权”吧。

  三、被低估的巨作

  《野草》一直没有怎么被大家重视,人们往往都是在分析他的《阿Q正传》、《狂人日记》、《药》、《祝福》,而忽视了对《野草》的研究。

  很多著名的作家现在都已经意识到了《野草》的伟大。著名的先锋派女作家残雪就认为《野草》是一部不朽的巨著;是一部一直以来都被世人低估的巨著;是一部在思想层面上可以与《神曲》媲美的巨著。

  当然,这只是残雪的一家之言。但不论是否贴切,不论能否得到人们的认同,获得大家的共识,都是值得借鉴、参考的。而就我个人而言,我是很喜欢、很欣赏《野草》。

  虽然全篇《野草》我有半数都没怎么读懂,但就那几篇读懂的文章就已将给了我极大的震撼

  《狗的驳诘》是对人性*的讽刺,因为狗再狡猾,再势力,也不如人那般,懂得区分“铜和银、布和绸、官和民、主和仆”,并且以深谙此道为荣。对此,我也只能长叹,只能长叹而已。这确然是一种悲哀!

  《立论》有一种马克?吐温、欧?亨利式的幽默,把中国人的老于世故以及圆滑的刻画得淋一漓尽致。说真话要挨打,说谎话有悖于良心,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什么都不说,或者说,不说任何有实际意义的东西。不愿意鲜明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立场,多少年以来,我们一直秉承着这样的理念。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让我不禁有一种读《阿Q正传》的感觉,中国人的奴性*被描绘的想象生动,跃然纸上。聪明人、傻子、奴才、主人,四种人在我们身边似乎都有写照,仿佛都有缩影,它的现实意义,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而我最喜欢的却是《过客》。这是一篇剧本,一篇有史诗般感觉的剧本,一篇让我觉得荒诞、沉重的剧本。剧本没有多少人物,没有什么情节,可是有一种和读《等待戈多》时相似的感觉。纵然两个作品是完全不同的,可伟大的作品的境界是一样的,都是对人类的终极人文关怀,也可谓是:殊途同归了!

  四、《野草》与《梦十夜》

  看过不少关于《野草》的评论,很多文章都提及了《巴黎的忧郁》、《恶之花》、《查拉斯图拉如是说》这些文章对《野草》的影响。这些书我都没看过,不好妄加评论,但是夏目漱石的《梦十夜》我读过,也感觉两者却实有点联系。

  首先,不说在文章上的直接关联,而说一下两个作者的对比。

  夏目漱石的创作主要在日本明治时期,鲁迅的创作主要在五四时期,这两个时期是两国大变革的时期,此其一。鲁迅在日本留学数年,夏目漱石在英国留学数年,此其二。鲁迅最喜欢的日本作家是芥川龙之介,而芥川出自夏目漱石门下,此其三。鲁迅用通过疯子的眼睛观察社会,作《狂人日记》,漱石通过猫的眼睛观察社会,作《我是猫》,都可以算是两人的开山之作,此其四。鲁迅最初打算学医,漱石最初职业是教员,两人都可以算是半路出家的作家,此其五。漱石在日本被称为“国民大作家”,先生在中国被誉为“民族魂”,境界相似,此其六。相似的境遇就有相互影响的可能性*。而先生在日本学习是,漱石还没有逝世,先生一定也常读漱石的著作。

  其次,《野草》与《梦十夜》的写作心境十分相似。它们几乎都是两位文学大师披沥隐秘深藏的内心世界的作品,或者说,是心情异常孤独、-阴-郁和痛苦时的产物。

  关于《野草》的成因,先生的解释大致是:《新青年》散伙后,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自己则“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一九三四年七月九日在给萧军写的信中称:“我的那一本《野草》,技术并不算坏,但心情太颓废,因为那是我碰了许多钉子之后写出来的。

  漱石写《梦十夜》时,也正为一种莫名的生存的“罪恶感”所苦苦纠缠着。明治三十八年一月十五日,他在致野间真纲的手绘明信片中写道:“我做梦梦见,从前犯下的、后来已悉数遗忘了的罪恶,像张贴布告般地张贴在我枕边的墙上,我无言自辩,这罪恶多半是杀人的事。”这种莫名的、有关生存的“负罪感”,同样也流贯在他的《梦十夜》中,并构成了它主要的情绪色*调。

  再次,《野草》与《梦十夜》的写作形式也比较相似。《梦十夜》中的不少篇什,开篇便是“我做了这样一个梦”,而《野草》,如所周知,同样也具有半幻想、半现实的梦魇性*质,《野草》中的好多篇什,也都是用“我梦见”起句的。

  最后,《野草》也《梦十夜》给人的感觉十分相似。两本书都有作家对人性*的思考,对自己的自审,对自己内心黑暗的发掘。两本书都想象瑰丽,基调-阴-暗,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把种种生存现象放置在一个个极端的境况上,加以毫不留情的追诘和拷打,这是两位大师的散文诗不约而同所趋赴的品格和境界。

  两本书都有几分晦涩,都是那么直击心灵,都是那么发人深省,都是两大作家心灵的呐喊。而写作这两本著作事所需要的勇气、定力也不是常人可以做到的。我能感受到两位作家伟大的、悲天悯人的创作情怀。

  五、总结

  好的作品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并且以不好的作品,不同的人看来也会有不同的感受。而诗歌这种基于感性*的创作就更是如此了。

  伟大的作品还是要靠自己阅读才能理解体会的,评论永远只会显得笨拙和粗陋。一边品味《野草》一边写文章,到此处我已经没办法再写下去,这能捧起原著,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