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故事新编》读后感大家来读故事

鲁迅散文集 by 鲁迅

2018-9-9 21:49

  写下这个题目后,发现要开头真的是非常困难。关于鲁迅是基本没有概念的,所涉及的最多的也就是他被选进课本的那些个文章。真正引起阅读兴趣的仅仅只有《故事新编》而已。且读的时候所留意的也纯粹是故事本身而从未想过更多更广的意义。

  说真的,不愿意过多的接触与政治有过多瓜葛的文字。而今,在课堂上分析了鲁迅的几个文本后,又由于有了这样一个作业,才得需在浅薄的基础上,认真分析这样一个人,以及他的精神,作品。

  不知用这样的浅薄笔触写下这样浅薄的文字,算不算是对鲁迅的亵渎。

  但就文学本身来说。鲁迅在世的时候或者是去世后,人们对他的作品大多还是矜持的一直在赞扬,可也不乏批评的声音。可时至今日,仅仅可以从课本上被动接触到鲁迅文章的人们,所抱的态度,大约也只是除了思考以外的被动接受以及像中国古代对四书五经义务一样的赞扬,主动的思考所能引起的波澜已经很小,除了特有的研究圈子外,应该影响不到大多数的脑子。这仿佛与中国刚刚建国的前三十年情况相同。除非特别关注,否则毫无瓜葛。

  顺着这个话题,就在不知道几年后,终于在文学上可以给出相对比较自一由的批评空间。于是对鲁迅的质疑和攻击一直没有断过。就浅陋的所知,好象有王朔那厮。但那厮自己说自己是流一氓,至少没装出一副悲痛欲决的面孔。也就不像其他人,高高在上的做悲天悯人状。再者说,就浅陋的了解,鲁迅大约是对当时社会太过关注,所以不是纯粹的为文学而文学。他同情所有被侮辱被损害的人,对人类灵魂倍加关注。这在他几乎所有的文章中都可以看出。但体现的最为明显的,还是在《呐喊》和《彷徨》中。几乎篇篇有口皆碑,成了生活的楷模和模仿的范本,批评的对象。而《故事新编》历来仿佛几乎被遗忘了。甚至落得的批评过多,或者被说为是失败之作;或者被说是生活积累没了,就从古书上找辙;或者干脆就是看不懂。

  所以说大家应该只分析该分析的,分析大家分析过的,分析多的。研究研究多的。看看能反映某个时代最明显的特征的。从而可以了解那个时代的人的麻木精神。以及先驱者的孤独。

  所以还是喜欢《故事新编》。不情愿去分析,不情愿去解剖,只想就这样随便说说,就好。

  说老实话,真的很“好玩”,“有趣”。

  譬如说《奔月》。如果有人问《奔月》写的是什么,大约只会对其中的“乌鸦炸酱面”印象深刻。可大师们会说,《奔月》写的是斩尽杀绝。写的是杀戮。

  说真的,大部分人说《奔月》是最好懂的。是民间故事里有的,是大家口头承传的,是白衣飘飘时代的梦想。月下童年时代的画面,古老岁月里悠悠的歌声。甚至在初读的时候,觉得与悲凉有关,与无奈有关,与好笑有关,与孤独尤其有关。但惟独联想不到杀戮之事。

  可能是感觉。感觉到整个《奔月》都笼罩在孤独的悲凉中。从纸面上透露出的是一种凉的空气。只有后羿一个人贯穿整条凉森森的路。整个英雄形象给人展现的是一个完整的孤独的背影。没有功成名就,从来就没有。只有伴随着如迷雾一样的凄凉,散不去。

  延伸到现在来看。真的是个孤独的时代,人人都孤独。都在叫嚣着寂寞,或者拿出青春挥霍,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可以用来奢侈。而骨子里都感觉到寂寞。不同的只是多少而已。不愿去的处所太多,无论是天堂地狱,或是黄金时代。有些是可以拒绝的,有些是无形中冲着大脑袭来的,根本无从抗拒。人与人之间从表象到本质(除了有鲜明时代与政治特征的),本就相差甚远。

  然后好玩的篇目就是《铸剑》。那几个头互咬的场面给人一种华丽的诡异感。一直对这个场面的描写有深刻的印象。也并不像一些评论中所说的,给人感觉荒诞,“不成样子”。只是觉得很动一态,很戏剧,很生动,很华丽。文字里浮现的是闹哄哄的现场感,是简洁直接的体现。仿佛直接从文字里击打到人的视觉中枢。

  就是这样的感觉,可以让人记忆深刻。

  再来就是《采薇》。《采薇》写伯夷叔奇“不食周粟”,“饿死首陽山”的故事。读的时候只觉得好笑。

  后来听说那个时代在存在主义之后,尼采来过一小会儿,后来卡夫卡来过一大会儿,再后来弗洛伊德断断续续的也来过。反正全是发育不全的角儿,将完整的主角退下了台。自己演绎起来。然后小说必然要讲鲁迅的《孔乙己》。还有别的名篇,比如《祝福》等等,都是归纳人生。相对而言,《理水》《采薇》,有人说是用了“演绎”,看来不甚应手。

  又有人说《故事新编》里“思想大于形象”。这话貌似很行家的样子,不便在浅陋的见识上解毒。看起来不是“误区”,就是“一毛一病”。读书的时候,总还是要想着故事本身是“以情一动人”的,虽然要求思索,可真的要硬着头皮去解剖出忧患的意识,在有的阅读中真的是一种累赘情绪。

  比如对《故事新编》,姑且认为,想轻松的读完,最好怀抱这样的心态。至于思索,乃是后话了。

  此外,在说说其他篇目罢。

  《阿Q正传》:《阿Q正传》被大部分认为是鲁迅小说中的代表作得到了最大多数的认同应该是事实,而且也成了世界名著。挖掘了全民思想最深层的普遍的心理弱点。而且具有无限的犀利。层层在不经意间解剖某一时代人类思想的共性*。

  此一点,由衷的说,真乃大师。

  然后是他对辛亥革命的反思所具有的史诗性*质,有些学者从纯文学的角度来考虑,得出这个结论。而被称为史诗的大多是长篇巨制。唯有鲁迅可以在短篇小说中体现这一点。《药》说明的也是这个主题,却远没有《阿Q正传》让人更愿意去阅读。大约是前者在气氛的渲染上太多浓重了。不过也很好的说明,精英和英雄们无论精神还是行为,都与大众有着隔膜。这个结论适用与从古到今天到将来的任何时刻任何场合。

  《祝福》:十分不喜欢这个小说,它揭示出的悲剧太让人震惊,而太让人震惊的东西往往让思考的人反感。太过触目惊心的东西往往因为太直观而失掉了美感。

  《孔乙几》:鲁迅的本来目的大略是要表现世人的凉薄,然而其中读书人的悲哀更加凸显。仿佛那个时代读书人的自尊心毫无地位,出入任何场合都是战战兢兢,可供卖弄的惟有学问。卖弄了学问顿时觉得自己身上不再是赤一裸裸的,而有了遮羞布。于是心里也便平衡起来,有时候也象征性*的大摇大摆。可是这时候很多人又在问了,那么学问究竟算是什么呢?

  其实,写这篇东西只想说名,在鲁迅的诸多头衔中,所谓“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之中,还是喜欢只通过“文学家”看鲁迅。就如在三部集子中只喜欢看《故事新编》。所注重的也许只是故事本身和鲁迅的叙述方式,而那些沉甸甸的思想,有的时候,还是先放在一边的好。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