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故事新篇》读书笔记木刻画或怪味汤

鲁迅散文集 by 鲁迅

2018-9-9 21:48

  《故事新编》是个人最喜欢的一部鲁迅的集子。笔触荒诞不经,内容亦真亦假,不今不古。如果说很多鲁迅的其他小说,已在权威评论的雕刻下成了黑白木板画,那么《故事新编》或许更多地保留了一点原来的味道因为它原本就是一锅怪味汤,口味奇特,颜色*含混。其实鲁迅的很多小说都有“怪味汤”的风格,比如《肥皂》,读过之后有浓烈的感受,但就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语来描述它带给你的感觉,哪怕只是所有观感中小小的一部分。

  对于“怪味汤”式的小说,我并不讨厌。因为味道奇异,原料调料丰富,不同的味蕾和饮食习惯可以吃出不同的味道,并且它包容各种千奇百怪的品评方式。关于《故事新编》,我只能说说我的舌一尖感觉到的些微滋味。

  《补天》:这一篇放在第一,不只是创作时间最早,而且,它暗示了作者在整部文集中的俯视视角。作者看世界,看书中人物,常常有一种女娲看人类的目光,看一群渺小的生命沉醉在自己的世界中,不能够超脱生活之外来审视自己的生存状态。

  《奔月》:最有“新编”意味的故事之一。典型的“俗眼看神”,神化人物世俗化,造成一种滑稽感。《奔月》前半部分写得非常可爱,后羿与嫦娥的人物塑造和生活描写颇具漫画色*彩。吃乌鸦肉炸酱面的后羿和嫦娥,从精神到物质都被剥落了神仙的光环,只是两个使用着神仙名字的小市民。从《奔月》开始,《补天》中神与人的巨大鸿沟不复存在,此后的篇目里,无论是神话人物或古代人物,都有了某种俗世平民的面目。

  《理水》:在今天看来批判现实意义最强的一篇。社会底层对自身恶劣的生存状况的无知,利益既得者和文化精英高高在上的姿态,曾经清醒的人逐渐随波逐流,整个世界在木然的安定中呈现出一抹绝望的色*调。

  《采薇》:它像《奔月》的姐妹篇。《奔月》是神仙世俗化,《采薇》是古代圣贤世俗化。《采薇》中的伯夷叔齐让人想起《彷徨》里的知识分子们,一些超越生活的理想或坚守,在卑微琐碎然而又是实实在在的世俗生活面前显得如此荒诞可笑。伯夷和叔齐不食周栗,小说中却总是以烙饼来计时,精神终究无法拔着自己的头发跳出物质的泥沼。个人认为,《补天》和《采薇》是《故事新编》里最具有永恒艺术价值的两篇作品,《补天》反映了在一种更强大的力量,更高广的视角之下,我们的生活有多么卑微;《采薇》则关照了精神追求在俗世生活中的窘境。

  《铸剑》:在我的个人经验中,这是最经常出现在教材中的一篇,或许是因为它写得最激烈最决绝,最容易和“革命”的主题联系在一起,也最能打造鲁迅的“斗士”形象。但我觉得,这篇最难懂。仅仅把它看作一个革命者或反抗者的故事,当然未尝不是一种解读方式,但似乎只是对其内容与思想的某一方面的解读而已。我得老实承认,这一篇我从中学时就没有读懂,现在还是不懂,以后恐怕依然不会懂。

  《出关》:依然在世俗化圣贤,不过写得饶有情趣。

  《非攻》:初中时学过原文,看着便觉得大半像翻译。亮点是最后一段,几笔带过墨子归途中的遭遇,一个圣贤立刻从风云变幻的政坛跌回到日常生活,成了一个境遇不佳的倒霉鬼。和《奔月》《采薇》相比,情节设置更为自然,使人感觉这样的跌落不是作者有意的调侃,而是当时确有可能发生的事。

  《起死》:也是不大读得懂的一篇。“秀才遇着兵”式的精英分子与草根阶层的无法沟通?可是两人的交流障碍分明不仅仅是受教育程度的问题。汉子似乎是可笑的,可又极无辜换作谁在那样的环境下也难保不像他一样想;或许可笑的是庄周?可他也并不算太迂腐。只好纯粹当一幕滑稽剧来看罢,虽然明知绝不仅止于此。《起死》中出现了一句话“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倒是《补天》的苍莽格调,《补天》之后,便再难见那样雄浑而又单纯的叙事了,正如我们的人生或社会,正一天天的成熟,精巧,琐碎繁杂,纠缠不清,再回不到混沌初开的童真时代。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