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呐喊》点评考出来的鲁迅

鲁迅散文集 by 鲁迅

2018-9-9 21:43

  从上学生涯开始,每次语文考试,不管大考小考,鲁迅的文章都是必考题,标记上也是重中之重,一篇几百字的文章能分析出密密麻麻几大页的笔记,就连一苗枯树,一只乌鸦,一条路都有了深刻让人警醒的释义,所有的字眼都加上了人为的因素,都有了隐含的深度,都和时代背景扯上了关系。

  因为考试所以才变得重要起来,对他的各种资料牢记在心,可却一直不太喜欢他的文章,内心总在抵制着什么,就像从小到大逼着去接受一件事情一样,当自己有了决定权的时候,就先得把这件事情放在一边,得有点自己喜欢的空间和自一由,读他的文章从来就是为了应付考试,例行公事的死记硬背,而不是为了阅读或是增长知识。

  并不是说鲁迅的文章不好,只是说不上来,所有的一切都被教科书打了上烙印,没有了发表自己观点的地方,即使说出来也全是错,就应该牢牢记着书上说的就全是对的,老师讲过的就全是重点,参考书上的答案才是正确的,就连鲁迅自造的字也是不能有质疑的,怎么说都有点教条主义了。

  有一次上物理课,对其中一个定理提出的质疑,物理老师说:“这不就和你们学鲁迅一样吗,难道所有的解释都是他事先加上去的?”他是给了一个模子,可无数的后人在往上面不停的加东西,做解释,做批注,可能再想看到原型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就像简单的物理公式一样,都是经过了后人无数次的验证和批注,系统性*的东西还能一步步的推敲证明,可文学性*的呢?

  我为鲁迅感到自豪,作为文学巨匠,他站在了不可企即的位置,我也为鲁迅感到悲哀,当初弃医从文是为了唤醒无知的国人,如今却成了考试的法宝,我们记住了文章的深刻内涵,可在答完试卷的那一秒,却又忘记了。阿Q太多,阿Q精神也还未过时,不知道还会不会出现下一个鲁迅?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