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 崇仁学案 白沙学案上 白沙学案下 河东学案上 河东学案下 三原学案 姚江学案 浙中王门学案 江右王门学案 南中王门学案 楚中王门学案 北方王门学案 粤闽王门学案 止修学案 泰州学案 甘泉学案 诸儒学案上 诸儒学案中 诸儒学案下 东林学案 蕺山学案 附案
为缓解服务器压力,访问高峰期会关闭小说阅读,登录用户不受影响,请您尽快登录

明儒学案·粤闽王门学案·县令周谦斋先生坦

明儒学案 by 黄宗羲

2018-8-12 00:09

  周坦号谦斋,罗浮人也。仕为县令。自幼有志圣贤之学,从学於中离,出游湖、湘、维扬、新泉、天真、天关,以亲讲席。衰老,犹与徐鲁源相往复。其论学语云:“日之明也,必照於物,有不照者,阴霾之蔽也。心之知也,必格乎物,有不格者,物欲之蔽也。”又云:“一阳生於下为《复》,内阳外阴为《泰》,於《复》则曰‘见天地之心’,於《泰》则曰‘内健而外顺’,是可见学不遗乎外,而内者其本也。故曰‘《复》,德之本也。’惟《复》则《无妄》,而刚来主於内矣,此内健之为《泰》也。”又云:“不可於无喜怒哀乐觅无声无臭,只喜怒哀乐中节处,便是无声无臭所在。”又云:“瞑目静坐,此可暂为之。心体原是活泼流行,若长习瞑坐,局守空寂,则心体日就枯槁,非圣人之心学也。”又云:“白沙之学,以自然为宗,至谓‘静中须养出端倪’,吾人要识得静中心体,只是个澄然无事,炯然不昧而已,原无一物可着,若谓‘静中养出端倪’,则静中又添出一‘端倪’矣。且道体本是自然,但自然非意想可得,心下要自然,便不是自然也。”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