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佚名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嘉我未老,鲜我方将。旅力方刚,经营四方。
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
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
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
——译文——
我一步步登上高高的北山,一颗颗采撷着红红的枸杞。像我这样休强力壮的士子,每天起早拉晚忙得不停息。国君家的公事无尽又无休,最忧心无闲问候父母起居!
你看广褒无垠的普天之下,没有一处不是国君的封土;你看各处封土的天经尽头,没有一人不是国君的奴仆;可叹那大夫分配劳役不公,唯独让我为国事如此劳苦!
四匹雄壮的马儿奔走蹚蹚,我为国君公事不停地奔忙。国君忙不迭赞我宝刀未老,啧啧称赞我正当年富力强。我划我感觉也是膂力正壮,尽心尽力地奔波经营四方。
但我看到有的人静享安乐,有的人鞠躬尽瘁操劳国事;有的人安睡在床高卧不起,有的人奔波不停劳作不止;
有的人不闻不问百姓号叫,有的人勤政不息忧心烦恼;有的人早睡晚起高枕无忧,有的人忙于国事长期操劳;
有的人完全沉等饮酒作乐,有的人谨小慎微不敢承担;有的人出来进去高谈阔论,有的人忙里忙外万事都干!
——注释——
言:语助词。杞:枸杞,落叶灌木,果实入药,有滋补功用。
偕(xié)偕:健壮貌。士:周王朝或诸侯国的低级官员。周时官员分卿、大夫、士三等,士的职级最低,士子是这些低级官员的通名。
靡(mǐ)盬(gǔ):无休止。
忧我父母:为父母无人服侍而忧心。
溥(pǔ):古本作“普”。
率土之滨:四海之内。古人以为中国大陆四周环海,划四面海滨之内的土地是中国领土。《尔雅》:“率,划也。”
贤:多、劳。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贤之本义为多……事多者必劳,故贤为多,即为劳。”
牡:公马。周时用四马驾车。彭彭:形容马奔走不息。
傍傍:急急忙忙。
鲜(xiǎn):称赞。郑笺:“嘉、鲜,皆善也。”方将:正壮。
旅力:体力。旅通“膂”。
经营:规划治理,此处指操劳办事。
燕燕:安闲划得貌。居息:家中休息。
尽瘁:尽心竭力。
息偃:躺着休息。偃,仰卧。
不已:不止。行(háng):道路。
叫号(háo):呼号。毛传:“叫呼号召。”
惨惨:又作“懆懆”,忧虑不安貌。劬(qú)劳:辛勤劳苦。
栖迟:休息游乐。
鞅(yāng)掌:事多繁忙,烦劳不堪的样子。钱澄之《田间诗学》:“鞅掌,即指勤于驰驱,掌不离鞅,犹言休不离鞍马耳。”
湛(dān):同“耽”,沉湎。
畏咎(jiù):怕出差错获罪招祸。
风议:放言高论。傅恒等《诗义折中》:“或出入风议,则己不任劳,而转持劳者之短长。”
靡事不为:无事不作。傅恒等《诗义折中》:“勤劳王事之外,又畏风议之口而周旋弥缝之也。”
参考资料: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487-490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439-443
——鉴赏——
《小雅·北山》这首诗着重通过对劳役不均的怨刺,揭露了统治阶级上层的腐朽和下层的怨愤,是怨刺诗中突出的篇章。
诗的前三章陈述士的工作繁重、朝夕勤劳、四方奔波,发出“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的怨愤。“嘉我未老”三句典型地勾画了大夫役使下属的手腕,他又是赞扬,又是夸奖,活现了统治者驭下的嘴脸。
后三章广泛运用对比手法,十二句接连铺陈十二种现象,每两种现象是一个对比,通过六个对比,描写了大夫和士这两个对立的形象。大夫成天安闲舒适,在家里高枕无忧,饮酒享乐睡大觉,什么征发号召不闻不问,吃饱睡足闲磕牙,自己不干,谁干却去挑谁的错,说谁的闲话。士却被这样的大夫役使,他尽心竭力,奔走不息,辛苦劳累,忙忙碌碌,什么事都得去干,还成天提心吊胆,生怕出了差错,被上司治罪。这样两种对立的形象,用比较的方式对列出来,就使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在比较中得到鉴别,从而暴露了不合理的等级社会的不平等事实及其不合理性。在对比之后全诗戛然而止,没有评论,也没有抒发感慨。通过鲜明的对比,读者可以自然地得出结论,多让读者去体味涵咏,不必直写。所以,吴闿生《诗义会通》评论这是“妙笔”。
唐韩愈的著名长篇五言古诗《南山》,其中有两段,一段连用十九个以“或”字起句的句子,另一段连用三十个以“或”字起句的句子,都是两句一对比。很明显,韩愈借鉴了《小雅·北山》的这种手法。但是,韩愈的诗未免过于铺陈繁富,如沈德潜所批评:“然情不深而侈其辞,只是汉赋体段。”比较而言,韩愈诗不如《小雅·北山》情切而明晰。
第五章首句“或不知叫号”,现代学者多释为“呼叫号哭”,译释为“人间烦恼”(余冠英)、“悲号”(金启华)、“人叫号”(袁梅)、“放声大哭”和“民间疾苦”(程俊英)等等,多是说这位大夫听不到人民痛苦的怨诉或号哭。这样来译释,多少感到突兀、牵强,不很圆融。“叫号”一词,毛传解为:“叫呼号召。”孔疏解为:“叫号,连绵字……叫呼号召四字同义也。”傅恒等《诗义折中》解为:“耳不闻征发之声。”吴闿生《诗义会通》解为:“叫号,呼召也,不知上有征发呼召。”近人陈子展《诗经直解》解为:“不知道有号召。”这些解释比较接近原义。照这样解释,诗中这位悠然自适、贪杯耽乐的大夫,根本不闻不问朝廷的征发呼召,除了吃喝玩乐睡大觉,就是闲聊扯淡。这个形象是比较丰满的。《诗经》的注疏遗产很丰富,有些旧注并没有错,不必曲为新说。
这篇诗在封建社会起到了讽谏作用。等级森严、任人唯亲的宗法等级制度,必然造成如《小雅·北山》诗中所描写的上层的腐败和下层的怨愤,统治阶级这种内部矛盾的进一步尖锐化,必将是内部的涣散、解体以至灭亡。所以,清高宗敕撰的《诗义折中》也强调说,劳逸不均就是“逸之无妨”和“劳而无功”,因此就会上层腐败,下层撂挑子,这是关系国家存亡之“大害”。诗中暴露的一些现象,在今天的现实中也是存在的。
参考资料:
1、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439-443
——创作背景——
周代社会和政权是按严密的宗法制度组织的,士属于最低的阶层,在统治阶级内部处于最受役使和压抑的地位。《诗经》中有不少诗篇描写这个阶层的辛劳和痛楚,抒发他们的苦闷和不满,从而在客观上暴露了统治阶级内部上下关系的深刻矛盾。《小雅·北山》即为其中之一。
参考资料: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487-490
麟之趾_古诗
汝坟_古诗
汉广_古诗
兔罝_古诗
螽斯_古诗
樛木_古诗
卷耳_古诗
葛覃_古诗
驺虞_古诗
何彼襛矣_古诗
江有汜_古诗
小星_古诗
摽有梅_古诗
殷其雷_古诗
羔羊_古诗
行露_古诗
甘棠_古诗
采蘋_古诗
草虫_古诗
采蘩_古诗
鹊巢_古诗
野有死麕_古诗
二子乘舟_古诗
新台_古诗
北风_古诗
北门_古诗
泉水_古诗
简兮_古诗
旄丘_古诗
式微_古诗
匏有苦叶_古诗
雄雉_古诗
凯风_古诗
击鼓_古诗
终风_古诗
燕燕_古诗
绿衣_古诗
日月_古诗
柏舟_古诗
载驰_许穆夫人古诗
干旄_古诗
蝃蝀_古诗
定之方中_古诗
鹑之奔奔_古诗
桑中_古诗
君子偕老_古诗
墙有茨_古诗
柏舟_古诗
有狐_古诗
伯兮_古诗
芄兰_古诗
竹竿_古诗
硕人_古诗
考槃_古诗
淇奥_古诗
丘中有麻_古诗
大车_古诗
采葛_古诗
葛藟_古诗
兔爰_古诗
中谷有蓷_古诗
君子阳阳_古诗
君子于役_古诗
黍离_古诗
溱洧_古诗
野有蔓草_古诗
出其东门_古诗
子衿_古诗
风雨_古诗
东门之墠_古诗
丰_古诗
褰裳_古诗
狡童_古诗
萚兮_古诗
山有扶苏_古诗
有女同车_古诗
女曰鸡鸣_古诗
遵大路_古诗
清人_古诗
大叔于田_古诗
叔于田_古诗
将仲子_古诗
缁衣_古诗
猗嗟_古诗
载驱_古诗
敝笱_古诗
卢令_古诗
南山_古诗
东方未明_古诗
东方之日_古诗
著_古诗
还_古诗
鸡鸣_古诗
十亩之间_古诗
陟岵_古诗
园有桃_古诗
汾沮洳_古诗
葛屦_古诗
采苓_古诗
葛生_古诗
有杕之杜_古诗
鸨羽_古诗
绸缪_古诗
椒聊_古诗
扬之水_古诗
山有枢_古诗
蟋蟀_古诗
杕杜_古诗
权舆_古诗
渭阳_古诗
晨风_古诗
终南_古诗
小戎_古诗
驷驖_古诗
车邻_古诗
黄鸟_古诗
泽陂_古诗
株林_古诗
月出_古诗
防有鹊巢_古诗
墓门_古诗
东门之杨_古诗
东门之池_古诗
衡门_古诗
东门之枌_古诗
宛丘_古诗
匪风_古诗
隰有苌楚_古诗
素冠_古诗
羔裘_古诗
下泉_古诗
鸤鸠_古诗
候人_古诗
蜉蝣_古诗
狼跋_古诗
九罭_古诗
伐柯_古诗
破斧_古诗
东山_古诗
鸱鸮_古诗
七月_古诗
鱼丽_古诗
杕杜_古诗
出车_古诗
天保_古诗
伐木_古诗
常棣_古诗
皇皇者华_古诗
四牡_古诗
鹿鸣_古诗
吉日_古诗
车攻_古诗
采芑_古诗
六月_古诗
菁菁者莪_古诗
彤弓_古诗
湛露_古诗
蓼萧_古诗
南山有台_古诗
南有嘉鱼_古诗
无羊_古诗
斯干_古诗
我行其野_古诗
黄鸟_古诗
白驹_古诗
祈父_古诗
鹤鸣_古诗
沔水_古诗
庭燎_古诗
鸿雁_古诗
巷伯_古诗
何人斯_古诗
巧言_古诗
小弁_古诗
小宛_古诗
小旻_古诗
雨无正_古诗
十月之交_古诗
正月_古诗
节南山_古诗
信南山_古诗
楚茨_古诗
鼓钟_古诗
小明_古诗
无将大车_古诗
北山_古诗
四月_古诗
大东_古诗
蓼莪_古诗
谷风_古诗
谷风_古诗
宾之初筵_古诗
青蝇_古诗
车舝_古诗
頍弁_古诗
鸳鸯_古诗
桑扈_古诗
裳裳者华_古诗
瞻彼洛矣_古诗
大田_古诗
甫田_古诗
甫田_古诗
何草不黄_古诗
苕之华_古诗
渐渐之石_古诗
瓠叶_古诗
绵蛮_古诗
白华_古诗
隰桑_古诗
黍苗_古诗
采绿_古诗
都人士_古诗
菀柳_古诗
角弓_古诗
采菽_古诗
鱼藻_古诗
文王有声_古诗
下武_古诗
灵台_古诗
皇矣_古诗
思齐_古诗
旱麓_古诗
棫朴_古诗
緜_古诗
大明_古诗
文王_古诗
板_古诗
民劳_古诗
卷阿_古诗
泂酌_古诗
公刘_古诗
假乐_古诗
凫鹥_古诗
既醉_古诗
行苇_古诗
生民_古诗
召旻_古诗
瞻卬_古诗
常武_古诗
江汉_古诗
韩奕_古诗
烝民_古诗
崧高_古诗
云汉_古诗
桑柔_古诗
抑_古诗
荡_古诗
思文_古诗
执竞_古诗
时迈_古诗
我将_古诗
昊天有成命_古诗
天作_古诗
烈文_古诗
维清_古诗
维天之命_古诗
清庙_古诗
武_古诗
有客_古诗
载见_古诗
雝_古诗
潜_古诗
有瞽_古诗
丰年_古诗
振鹭_古诗
噫嘻_古诗
臣工_古诗
般_古诗
赉_古诗
桓_古诗
酌_古诗
丝衣_古诗
良耜_古诗
载芟_古诗
小毖_古诗
敬之_古诗
访落_古诗
闵予小子_古诗
閟宫_古诗
泮水_古诗
有駜_古诗
駉_古诗
殷武_古诗
长发_古诗
玄鸟_古诗
烈祖_古诗
那_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