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 斯佳丽

    世界名著 已完结 转载 64万字数 5万阅读

    《名著文库 093:斯佳丽:续集》(第10辑)(译文)讲述六十多年前,玛格丽特·米切尔以瑞特·巴特勒离斯佳丽而去结束了《乱世佳人》的故事。但以斯佳丽的一段内心独白为两人日后的感情纠葛埋下了一个伏笔"……明天我要想出个办法来重新得到他。不管怎么说,明天就是另外一天了。"时隔大半个世纪之后,美国南方女作家亚历山德拉·里普利从几百人中被选中,续写《乱世佳人》。她数易其稿,终于写出了"明天"的故事:《乱世佳人》续集《斯佳丽》。作者在书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斯佳丽与巴特勒、阿希礼及另外几个男人之间的感情纠葛,揭示了她对巴特勒、对故乡爱尔兰、对爱尔兰的亲人们既爱且恨的复杂心理,其中不乏扣人心弦、催人泪下的描写。

    其他类似图书

    邦斯舅舅

      这篇小说塑造了一个放高利贷的守财奴形象,这一形象概括了私有心理的最令人作呕的特点。主人公曾经是一个有热情,有抱负的人,但饱经沧桑后却总结出一条无耻的信条:金钱就是一切。金钱的腐蚀作用使它自己的主人也沦为了奴隶。 邦斯舅舅是音乐家,一个诚实而高尚的自食其力的人。他非常喜欢绘画艺术,为了丰富自己所收藏的名画,他不惜付出一切精力,挖空一切心思。当人们不知道他手中有这一切宝藏时,谁也不把他放在心上。   为了夺取孤零汉邦斯的遗产,像王室首席推事加缪索之流的一些冠冕堂皇的人便千万百计,使尽种种手段下毒手害他,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对邦斯来说,收藏名画是一种高尚的爱好,对他那些有钱的亲戚来说,名画只不过是发财的手段而已。

    世界名著 巴尔扎克

    穆斯林的葬礼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 这部五十余万字的长篇,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壁、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人物,展现了奇异而古老的民族风情和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作品含蓄蕴藉,如泣如诉,以细腻的笔触拨动读者的心灵,曲终掩卷,回肠荡气,余韵绕梁。

    当代小说 霍达

    塔拉斯·布尔巴

    《塔拉斯·布尔巴》是俄国著名文学家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1809-1852)的长篇小说作品,它是历史题材,塑造了哥萨克英雄布尔巴的形象,歌颂了民族解放斗争和人民爱国主义精神。尼古莱·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尼古莱·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Николай Васильевич Гоголь,英译:Nikolai Vasilievich Gogol,1809年4月1日-1852年3月4日)是俄罗斯作家,善于描绘生活,将现实和幻想结合,具有讽刺性的幽默,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死魂灵》(或译:《死灵魂》)和《钦差大臣》。

    国外小说 果戈理

    俄罗斯美女

    这是当代俄罗斯著名作家维克多·叶罗菲耶夫的代表作。小说一经面世迅速走红,被译成二十多种外语,成为现当代俄罗斯文学的经典作品。 小说讲述古战场裸奔、与亡者结婚等匪夷所思的情节,在"存在"的层面上真实和深刻地揭示了美善与丑恶颠倒,崇高与卑劣倒错的事实,传达出社会突变前玩世不恭、喜怒无常、卑微而又狂妄的社会群体意识与情绪。 和拉伯雷的夸张与滑稽和口气一样,和卜伽丘"笑嘻嘻、色迷迷"的眼神一样,维克多·叶罗菲耶夫的嘻笑怒骂同样是指向僵化范式的柳叶刀。

    斯巴达克斯

    《斯巴达克斯》是意大利19世纪作家拉法埃洛·乔万尼奥里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讲述发生在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时代的一场声势浩大的角斗士起义。 以斯巴达克为首的角斗士们为争取自由和尊严,奋起反抗罗马人的暴政,他们英勇顽强地与强大的敌人进行斗争,一次又一次地出奇制胜,重创罗马军队。角斗士军队最终被强大的敌军包围并消灭,斯巴达克斯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小说真实地再现了两千年多前那场被压迫者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塑造了起义领袖斯巴达克斯的不朽形象。 该书同时还虚构了主人公与苏拉(古罗马独裁者)的遗孀范莱丽雅相爱的情节,反映了革命者在战场上的悲欢离合,人情世态。《斯巴达克斯》问世以来,曾先后被译成数10种语言;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葛兰西曾高度赞扬了《斯巴达克斯》的人民性,指出它是当时风行国外的为数极少的意大利小说之一。

    世界名著 乔万尼奥里

    威尼斯之死

      中篇小说《威尼斯之死》(一译《死于威尼斯》)是德国作家托马斯·曼(1875―1955)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四方文学界很推崇这篇小说,作者本人也认为是自己的得意杰作。从学术角度上说,作品探讨的是艺术家对生活的态度问题。作者着意刻画的主人公作家阿申巴赫在当时的社会有一定典型性,也是作者本人的写照。一方面,他的创作态度相当严谨,一丝不苟,而且赋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另一方面,他孤芳自赏,远离人群,渴望一种“冒渎”的叛逆式的生活,表现出复杂、矛盾的性格。

    国外小说 托马斯·曼

    月下读书网 基于 Discuz! X3.5 系统搭建

    冀ICP备2021017622号-2

    冀公网安备13013102000214

    当前有 56 位朋友正在访问本站!
    关于本站: 本站作品均来自网络,版权归版权方或原作者所有,本站仅供文学爱好者阅读学习,非以盈利为目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