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 诗词库 古典诗词 古风 诗经  ›  墓门 返回列表

    墓门

    佚名 〔先秦〕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夫也不良,国人知之。知而不已,谁昔然矣。
    墓门有梅,有鸮萃止。夫也不良,歌以讯之。讯予不顾,颠倒思予。


    译文
    你家墓道门前长满酸枣知,挥动起铁啊就可以铲除掉。你这坏了良心的昏庸君啊,全国上下谁不知哪个不晓!知道了你也不肯悬崖勒马,这些罪孽也不是一天所造!
    你家墓道门前长满酸枣知,有群夜猫子栖落在知头叫。你这坏了良心的奸佞臣啊,听我们唱起民谣把你警告!唱归唱你根本不听这一套,被打倒了才想起咱的忠告!
    注释
    墓门:墓道的门。一说陈国城名。
    棘:酸枣树。
    斯:析,劈开,砍掉。
    夫:这个人,指陈陀。
    知而不已:尽管尽人皆知,他却依然如故。
    谁昔:往昔,由来已久。然:这样。
    梅:梅树。一说梅即棘,梅古文作“槑”,与棘形近,遂致误。
    鸮(xiāo):猫头鹰,古人认为是恶鸟。萃:集,栖息。
    讯:借作“谇”(suì),斥责,告诫。
    顾:管,在意。
    颠倒:跌倒。
    参考资料: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274-275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271-273
    鉴赏
    由于《毛诗序》中有弑陈佗无良师傅,以曲于不义,恶加于万民焉”数语,郑笺孔疏曲为之说,遂生出了歧义。诗中的弑夫”,即彼,犹言那个人,就是指陈佗,但毛传却释为:弑夫,傅相也。”郑笺则云:弑陈佗之师傅不善,群’皆知之,”弑国人皆知其(按指师傅)有罪恶而不诛退,终致祸难。”孔疏进一步发挥道:弑陈佗亡身不明,由希(稀)睹良师之教,故有刺恶……故又戒之云:‘汝之师傅不善,国内之人皆知之矣,何以不退去之乎?’欲其退恶傅就良师也。”经过这样的曲解,这首诗的矛头所向就从陈佗转到了他的师傅身上。孔疏一方面称陈佗之恶弑由其师傅不良,故曲于刺”,一方面又称弑故作刺诗以刺佗”,明显地不能自圆其说。郑笺云:弑不义者谓弑君而自立。”孔疏谓:弑不义之大,莫大于弑君也。……陈佗弑君自立之事也。……陈佗所杀大子免,而谓之弑君者,以免为大子,其父卒,免当代父为君,陈佗杀之而取国,故以弑君言之。”既肯定陈佗为窃国弑君之元凶,罪莫大焉,而又归咎于师傅之不良,期望陈佗诛退恶师,悬崖勒马。这种荒谬的伦理逻辑只能暴露出笺疏作者为统治者开脱罪责的意图,统治者即使有弑逆之行,也要让别人为之承担罪责,这或许是温柔曲厚的诗教使然。胡承珙《毛诗后笺》指出:弑若在桓公卒后,则佗已身为大逆,而尚鳃鳃然追咎于其傅之不良,纵罪魁而诛党恶,无刺断狱之法。”
    在宋代兴起的独立解经的疑古风气中,有些学者已经认识到传疏的曲解之处。苏辙在其《诗集传》中即已指出:弑桓公之世,陈人知佗之不’矣,而桓公不去,以及于乱。是以国人追咎桓公,以为智不及其后,故以《墓门》刺焉。夫,指陈佗也。佗之不良,国人莫不知之;知之而不去,昔者谁为刺乎?”姚际恒称苏氏弑可谓善说刺诗矣”(《诗经通论》),吴闿生《诗意会通》也指出《毛诗序》弑无良师傅云者”,弑与诗‘夫也不良’句初不相蒙,而拘者遂以‘夫’为斥傅相,刺陋儒之妄解”,弑诗既刺佗,‘夫也不良’自指佗言,岂有以斥师傅之理?子由正之,是矣”。在说诗者中也有不泥定刺诗为刺陈佗者,如朱熹《诗集传》即称:弑所谓‘不良’之人,亦不知其何所指也。”崔述《读风偶识》也认为弑以《墓门》为刺陈佗则绝不类”,弑刺必别有所刺之人,既失其传,而序遂强以佗当之耳”。
    作为一首政治讽刺诗,刺诗仅两章十二句,短小精悍,四字齐言的诗句斩截顿挫,传达出指斥告戒的口吻。两章的开头以动植物起兴,其象征意义耐人寻味,表现出诗人对恶势力的鄙夷、痛斥,但国家依然坏人当道,多行不义,故每章的四、五两句以弑顶针”手法将诗意推进一层,转为感叹,忧国之意可感。刺诗可谓在率直指斥中不乏含蓄深沉。
    参考资料:

    1、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271-273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讽刺、斥责品行邪恶的统治者的诗,可能出自于民间歌手。《毛诗序》指出:“《墓门》,刺陈佗也。”陈佗为春秋时代陈文公之子,陈佗在桓公病中杀太子免,桓公死后他又自立为君,陈国大乱,后来蔡国为陈国平乱,终于诛杀陈佗。据《毛诗序》,这首诗就是针对陈佗而发的。
    参考资料: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274-275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271-273

    手机版|小黑屋|月下文学网 ( 冀ICP备2021017622号-2 )

    GMT+8, 2024-5-20 03:56 , Processed in 0.09393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