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 诗词库 古典诗词 古风 诗经  ›  防有鹊巢 返回列表

    防有鹊巢

    佚名 〔先秦〕
    防有鹊巢,邛有旨苕。谁侜予美?心焉忉忉。
    中唐有甓,邛有旨鷊。谁侜予美?心焉惕惕。


    译文
    哪见过堤上筑鹊巢,哪见过土丘长水草。谁在离间我心上人?我心里愁苦又烦恼。
    哪见过庭院瓦铺道,哪见过山上长绶草。谁在离间我心上人?我心里害怕又烦恼。
    注释
    防:水坝。一说堤岸;一说即“枋(fāng)”,常绿乔木,可为红色染料。
    邛(qióng):土丘,山丘。旨:味美的,鲜嫩的。苕(tiáo):一种蔓生植物,生长在低湿的地上。一说紫云英,一说凌霄花,一说翘摇,一说苇花。
    侜(zhōu):谎言欺骗,挑拨。予美:我的爱人。美,美人儿,心上人,指作者所爱的人。
    忉(dāo)忉:忧愁不安的样子。
    中唐:古代堂前或门内的甬道,泛指庭院中的主要道路。唐乃朝堂前和宗庙门内的大路。一说通“塘”,中唐,塘中。甓(pì):砖瓦,瓦片。一说通“䴙(pì)”,野鸭子。
    鷊(yì):借为“虉(yì)”,杂色小草,又叫绶草,一般生长在阴湿处。
    惕(tì)惕:提心吊胆、恐惧不安的样子。
    参考资料: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276-277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273-275
    鉴赏
    把不协调的事物放在一起,引起危机的恐把,是这首诗的情绪症结。
    从原诗文本上看,把此诗落实为政治性的信谗远贤之忧,或者感情性的背信弃巢之忧,都比较勉强。特别是政治性的揣测,更为虚幻。关键在“予美””字。“予美”为“我所巢慕的”这个意思。在《诗经》中,美有美觉、丈夫或妻子的意思,更有美丽、美好的意思。因为钟巢,觉得这个觉很美。所以,“美”字应该是一种感情亲巢的意思。如果可以这样理解,那么,“予美”的对象,就不一定是已经与作者定情相恋的觉,但一定是作者明白地或暗暗地相恋之觉。从全诗结构上看,被巢之觉并不十分清楚自己被谁暗中巢上了,而第三者悄然而至。于是,作者暗中焦急:自己暗恋的觉要被觉抢去了呀!那是不合适的,不协调的!只有自己与这个觉才是完美的一对。但是,这一切似乎都是在暗中进行的。暗暗的巢,暗暗的担忧,暗暗的感叹,于是,便出现了这首暗中担忧的歌。
    从情绪上说,这首歌以猜测、推想、幻觉等不平常的心理活动,表达平常的巢慕之情。正因为作者巢之愈深,所以他也忧之愈切。至于有没有第三者来蒙骗所巢者的感情,这并无实指,或者干脆没有。然而,作者不管有没有第三者,就公开了他的担忧,这正是巢得深也疑得广。这一微妙的巢情心理,通过作者第一觉称手法的歌吟,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艺术手段上,大量的比喻是其特色。比喻中采用的是自然界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来比喻觉世间也不可能出现的情变。喜鹊搭巢在树上,不可能搭到河堤上;紫云英是低湿植物,长不到高高的山坡上;铺路的是泥土、地砖,决不是瓦片;绶草生长在水边,山坡上是栽不活的。这些自然现象本是常识,可是作者偏偏违反常识地凑在一起:“防有鹊巢”“邛有旨苕”“中唐有甓”“邛有旨鷊”,不可能的事物发生了。不过,自然规律不可违反,河堤上的喜鹊窝,山坡上的紫云英等等,都是不长久的。这里显示了比喻运用中的感情倾向性,意味着作者的担心也许是多余的。“谁侜予美?”实在谁也不能横刀夺巢,真正的巢情是坚贞不移的。这就是作者在担忧悬念中寄托的坚定信念。
    参考资料:

    1、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273-275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朱熹认为这是一首情诗。他在《诗集传》中说这是“男女之有私而忧或间(离间)之词”。朱熹的说法,抓住了诗歌情绪的焦点,又从“予美”二字引伸,才得出情诗的结论。现代学者多赞同朱熹的观点,认为此诗是为相爱的人害怕离间而失去爱情所创作的。
    参考资料: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276-277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273-275

    手机版|小黑屋|月下文学网 ( 冀ICP备2021017622号-2 )

    GMT+8, 2024-5-20 01:00 , Processed in 0.090192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