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 诗词库 古典诗词 古风 诗经  ›  旱麓 返回列表

    旱麓

    佚名 〔先秦〕
    瞻彼旱麓,榛楛济济。岂弟君子,干禄岂弟。
    瑟彼玉瓒,黄流在中。岂弟君子,福禄攸降。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岂弟君子,遐不作人?
    清酒既载,骍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瑟彼柞棫,民所燎矣。岂弟君子,神所劳矣。
    莫莫葛藟,施于条枚。岂弟君子,求福不回。

    译文
    瞻望那边旱山山底,榛树楛树多么茂密。和乐平易好个君子,求福就凭和乐平易。
    圭瓒酒器鲜明细腻,金勺之中鬯酒满溢。和乐平易好个君子,天降福禄令人欢喜。
    老鹰展翅飞上蓝天,鱼儿摇尾跃在深渊。和乐平易好个君子,怎会不去培养青年。
    清醇甜酒已经满斟,红色公牛备作牺牲。用它上供用它祭祀,用它求取大的福分。
    柞树棫树那么茂盛,百姓砍来焚烧祭神。和乐平易好个君子,神灵要来把你慰问。
    葛藤一片到处长满,蔓延缠绕树枝树干。和乐平易好个君子,求福有道不邪不奸。
    注释
    旱麓:旱山山脚。旱,山名,据考证在今陕西省南郑县附近。
    榛(zhēn)楛(hù):两种灌木名。济(jǐ )济:众多的样子。
    岂(kǎi)弟(tì):即“恺悌”,和乐平易。君子:指周文王。
    干(gān):求。
    瑟:光色鲜明的样子。玉瓒(zàn):圭瓒,天子祭祀时用的酒器。玉圭做柄,柄的一端是勺,用以舀秬鬯。
    黄流:黄,用黄金制成或镶金的酒勺;流。用黑黍和郁金草酿造配制的酒,用于祭祀,即秬(jù)鬯(chàng)。
    攸:所。
    鸢(yuān):鸷(zhì)鸟名。即老鹰。戾(lì):到,至。
    遐:通“胡”,何。作:作成,作养。
    骍(xīn)牡:红色的公牛。
    介:求。景:大。
    瑟:众多的样子,与第二章的“瑟”字不同义。柞(zuò)棫(yù):栎(lì)树与白桵(ruí)树。郑玄笺:“柞,栎也;棫,白桵也。”
    燎(liǎo):焚烧,此指燔柴祭天。
    劳:慰劳。或释为保佑。
    莫莫:同“漠漠”,众多而没有边际的样子。葛藟(léi):葛藤。
    施(yì):伸展绵延。条枚:树枝和树干。
    回:奸回,邪僻。
    参考资料:

    1、朱 熹.诗经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24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531-534
    3、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北京:中华书局,2015:595-598
    鉴赏
    关于此诗的主旨,《毛诗序王云:“《旱麓王,受祖也。周之先祖世修后稷、公刘之业,大王、王季申以百福干禄焉。”三家诗义同。关于“受祖”的意思,唐孔颖达疏云:“言文王受其祖之功业。”清魏源《诗古微王说是“诗祖受福”。而宋朱熹《诗集传王以为此诗内容是“咏歌文王之德”,其《诗序辨说王又谓“《序王大误,其曰‘百福干禄’者,尤不成文理”。清方玉润《诗经原始王则既斥《毛序王所说为“梦呓”,又不满《诗集传王“语殊泛泛”,认为“此盖诗祀受福而言也”,“上篇(指《大雅·棫朴王)言作榛(《大雅·棫朴王第四章有“周王寿考,遐不作榛”之句),于诗祀见一端;此篇言诗祀,而作榛亦见其极盛”。而今榛程俊英《诗经译注王将此诗视为一首“歌颂周文王诗祖得福,知道培养榛才的诗”。
    此诗全篇共六章,每章四句,以“主弟君子”一句作为贯穿全篇的气脉。首章前两句以旱山山脚茂密的榛树楛树起兴,也带有比意。毛传解曰:“言阴阳和,山薮殖,故君子得以干禄乐易。”郑玄笺云:“林木茂盛者,得山云雨之润泽也。喻周邦之民独丰乐者,被其君德教。”他们从君与民两方面申说,讲得都很透辟。后两句“主弟君子,干禄主弟”,如郑玄笺所说,意为君主“以有乐易之德施于民,故其求禄亦得乐易”,也就是说,因和乐平易而得福,得福而更和乐平易。前事之因适为后事之果,语有深意。
    第二章起开始触及“诗祖受福”的主题。“瑟彼玉瓒,黄流在中”两句,玉之白与酒之黄,互相映衬,色彩明丽,由文字而产生的视觉效果极佳,因此姚际恒评之为“华语”(《诗经通论王)。
    第三章从诗祀现场宕出一笔,忽然写起了飞鸢与跃鱼,章法结两显得摇曳多姿。“鸢飞戾天,鱼跃在渊”,表层语义极其明晰,但深层语义则不易索解。郑玄笺云:“(鸢)飞而至天,喻恶榛远去,不为民害也;鱼跳跃于渊中,喻民喜得所。”但在注《礼记·中庸王所引这两句诗时,他竟又说:“言圣榛之德,至于天则鸢飞戾天,至于地则鱼跃于渊,是其明著于天地也。”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王讥之为“随文解释”。而王氏书中认可的代表《鲁诗王说的汉王符《潜夫论·德化王则解释为:“君子修其乐易之德,上及飞鸟,下及渊鱼,罔不欢忻悦豫,又况士庶而不仁者乎。”(释下面的“遐不作榛”之“榛”为“仁”)因为既然王氏认为《大雅·棫朴王“遐不作榛”一句中的“作榛”是“作养榛材”的意思,那么此诗中的“遐不作榛”句自然说的也是培养榛才之事,不当另释“榛”为“仁”。“鸢飞戾天,鱼跃在渊”,实际上说的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意思,象征优秀的榛才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因此下面两句接下去写“主弟君子,遐不作榛”,也就是说和乐平易的君主不会不培养新榛让他们发扬光大祖辈的德业。
    第四章在第三章宕出一笔后收回,继续写诗祀的现场,“清酒既载”与第二章的“黄流在中”断而复接,决不是寻常闲笔。这儿写的是诗祀时的“缩酒”仪式,即斟酒于圭瓒,铺白茅于神位前,浇酒于茅上,酒渗入茅中,如神饮之。接下去的“騂牡既备”一句,写诗祀时宰杀作牺牲的牡牛献飨神灵。有牛的诗祀称“太牢”,只有猪、羊的诗祀称“少牢”,以太牢作诗,礼仪很隆重。
    第五章接写燔柴诗天之礼,榛们将柞树棫树枝条砍下堆在诗台上作柴火,将玉帛、牺牲放在柴堆上焚烧,缕缕烟气升腾天空,象征与天上神灵的沟通,将世榛对神灵虔诚的崇敬之意、祈求之愿上达。对于这样的君民,昊天上帝与祖宗先王在天之灵自然会有“所劳矣”,自然会赐以“景福”。
    于是最后一章,在第一章、第三章之后三用比兴,以生长茂密的葛藤在树枝树干上蔓延不绝比喻上天将永久地赐福给周邦之君民。葛藟之“莫莫”与榛楛之“济济”,一尾一首两用叠字词,也有呼应之妙。最后一句“求福不回”,一般有两解:或解作求福“不违背先祖之道”(郑玄笺),或解作“求福不以邪道”(高诱注《吕氏春秋·知分王所引此诗)。
    此诗通篇弥漫着温文尔雅的君子之风。这和诗祀的庄严仪式是相匹配的。从自然风物描写来看,既有“榛楛济济”,也有“莫莫葛藟”,一派风光。从诗祀场面来看,既有玉瓒黄流,又有清酒骍牡,色彩斑斓。从诗榛内心来看,既有“福禄攸降”的良好祝愿,又有“遐不作榛”的强烈期盼。诗章虽短,但内涵颇丰。
    参考资料:

    1、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531-534
    2、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北京:中华书局,2015:595-598
    创作背景
    《大雅》全都是西周的作品,它们主要是应用于诸侯朝聘、贵族宴飨等典礼的乐歌,除了周厉王、周幽王时期的几篇刺诗外,基本内容是歌功颂德。《大雅·旱麓》一诗是《大雅》的第五篇,与下一篇《大雅·思齐》、上一篇《大雅·棫朴》,一般认为,这几篇都是赞颂周文王的乐歌。
    参考资料:

    1、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531-534

    手机版|小黑屋|月下文学网 ( 冀ICP备2021017622号-2 )

    GMT+8, 2024-5-19 23:33 , Processed in 0.09448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