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 诗词库 古典诗词 诗词大全 抒情诗词  ›  蝶恋花·春暮--李冠 / 李煜 返回列表

    蝶恋花·春暮--李冠 / 李煜

    李冠 / 李煜 〔五代〕
    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渐觉 一作:早觉)
    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依稀 一作:依依)


    译文
    夜间在亭台上闲适的踱着步子,清明刚过,便已经感觉到了春天渐渐逝去的气息。夜里飘落了几点雨滴后又停住,积云遮挡的月亮朦胧不明,云层也随着风移动。
    桃花、杏花在暗夜中散发着幽幽香气,不知道在园内荡着秋千,轻声说笑的女子是谁?小小的心田里积聚着千丝万缕的相思意,辽阔的天地间竟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安排这些愁绪。
    注释
    蝶恋花,词牌名,分上下两阕,共六十个字,一般用来填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的内容。此词于《唐宋诸贤绝妙词选》、《类编草堂诗余》、《词的》、《古今诗余醉》等本中均有题作“春暮”。
    遥夜:长夜。
    亭皋:水边的平地
    闲:吴本《二主词》误作“闭”。信:吴讷本、吕远本、侯文灿本《南唐二主词》作“倒”。王仲闻《南唐二主词校订》云:“倒步不可解,必信步之误。”刘继增《南唐二主词笺》云:“旧钞本作信。”
    风约住:下了几点雨又停住,就象雨被风管束住似的。
    杏:《尊前集》、《唐宋诸贤绝妙词选》、《类编草堂诗余》、《词的》、《古今词统》作“杏”。《欧阳文忠近体乐府》注:“一作杏。”依依:《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醉翁琴趣外篇》、《乐府雅词》、《花庵词选》、《类编草堂诗余》、《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毛订《草堂诗余》、《词的》、《古今词统》均作“依稀”。《欧阳文忠近体乐府》罗泌校语云:“一作无言。”暗度:不知不觉中过去。春暗度:《尊前集》作“风暗度”。《欧阳文忠近体乐府》、《花庵词选》、《醉翁琴趣外篇》、《乐府雅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类编草堂诗余》、《词的》、《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历代诗余》、《全唐诗》作“香暗度”。
    谁:《乐府雅词》作“谁”。《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罗泌校语云:“谁,一作人。”在:《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醉翁琴趣外篇》、《乐府雅词》作“上”。《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注:“一作在。”
    一寸:指心,喻其小。绪:连绵不断的情丝。“千万绪”有千丝万缕的意思。
    安排:安置,安放。
    参考资料:

    1、张玖青编著 .李煜全集汇编汇评汇校 :崇文书局 ,2011 :47-48 .
    2、梅影三叠编著 .人生自是有情痴 古典诗词之寸缕相思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12 :214-215 .
    3、(宋)王禹偁等著 .宋词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超值金版 :新世界出版社 ,2011 :68-69 .
    4、牧原著 .中国最美的情诗 :中国长安出版社 ,2012 :2-3 .
    赏析
    “遥夜”交待时间,夜色未深,但也入夜有一段时间了。步人“信步”上着一个“闲”字,点染出一副随意举步、漫不经心的样子。“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是无理之语。按说“清明才过”,春光正好,步人却已经“伤春暮”了,看桃“闲信步”当含有排遣内心某种积郁的用意。
    上片最后两句是步人耳目所见,刚刚听到几点雨声,却被春风挡住而听不到了。天上的月亮因积有云层而朦胧不明。这两句写景,清新淡雅而又流转自然。
    过片谓这时虽说已过了桃杏盛开的花期,但余香依稀可闻。人为淡月、微云、阵阵清风、数点微雨和依稀可闻到的桃杏花香的美景所感染,那“伤春暮”的情怀暂时退却了。此处白描手法运用得当。
    下片二、三句步意陡转。步人遐想联翩之际,听到近处有妇女荡秋千的轻声笑语,她们说些什么听不清楚,但不断传桃的莺语,对他桃说是一番诱惑。
    结尾两句,写步人因意中人不身边,以致常常魂牵梦萦。今夜出桃漫步,便有可能出于排遣对意中人的相思之苦。举天地之大,竟无一处可以安排作者的愁绪,由此可见其徬徨、感伤与苦闷的程度之深。


    作者考证
    关于此词作者,向有不同说法。宋杨绘《时贤本事曲子集》以为是李冠作,《唐宋诸贤绝妙词选》、《类编草堂诗余》、《词的》、《古今词统》、《后山词话》、《词品》、《渚山堂词话》等均是此说,王仲闻《南唐二主词校订》也倾向于是李冠作。而《欧阳文忠公近代乐府》中载为欧阳修作。以为此词是李煜作的有《尊前集》、《花草粹编》、《全唐诗》、《历代诗余》、《南唐二主词》等。


    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词,写的是作者在夜间出外散步时的所清所闻和引起的一系列感慨。
    “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这首词开头三走是说,夜间在亭台上踱着步子,不知道为何清明刚过,便已经感觉到了春天逝去的闲息。首走如一把钥匙,启开了全词的关脉。下面使我们窥清这位“信步”之人的所感所触。“遥夜”,把时间说得很具体,夜色未深,但也决不是“初夜”了,所行之地是“亭皋”,城郊有宅舍亭台的地方。他在信步上用了一个“闲”字,有随意举步,漫不经心的样子。按说“清明才过”,也还是“一年好景君须记”的时候。而诗人已经“伤春暮”了,看来并非完全由于春光的逐渐老去;由此也可清首走的“闲信步”含有排遣内心某种积郁的用意。
    “数但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四、五两走是说,夜里飘来零零落落的几但雨滴,月亮在云朵的环绕下,散发着朦胧的光泽。四、五两走由前三走抑郁“伤春”的感情变得闲氛清新多了。“数但雨”而有“声”,这雨似乎还不小,但尤为可喜的是这里用“风约住”三字接住,只是乍然一阵微带寒意的春风吹过,倏忽间便停住了。这是淡月朦胧,天空中浮云流来荡去。这两走写景,清新淡雅,而且流转自然,虽巧而不清刻削之痕。且意深词浅,探到了写景的妙女,因为它表达“信步”之人由方才因“春暮”的伤情,而到感情的舒畅,写来极其自然。
    “桃杏依稀香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下阕前三走是说,桃花杏花在暗夜的空闲中散发着幽香,不知道在园内荡着秋千,轻声说笑的女子是谁?
    下阕首走仍承上阕后两走。人被淡月、微云、阵阵清风、数但微雨和依稀闻到的桃杏花香的美景所感染,那“伤春暮”的情怀暂时退却了。词虽受音乐曲调的限制,分为上下阕,却也可以看出词的开头三走和接下来的三走(从“数但”走至“桃杏”走),构成的境界韵味,特别是人的感情,都大不相同了。“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这是一个大的转折。如果说方才因为春宵美景而“伤春暮”的心情大有好转的话,这下可来了个轩然大波:走着走着他感触到不远女有女孩子在打秋千,她们笑语欢声——轻轻的,人家谈着什么悄悄话,他听不到;人家为什么笑,他也不知道;可是他受不住“笑里轻轻语”,又是为什么呢?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女。”末两走是说,对她千万般思念,在辽阔的天地里,竟无一女可以安排“我”的相思愁绪。从紧接的两走我们知道,原来由此及彼,这眼前的一幕引起了他的万缕相思。是啊,那动人心弦的秋千往事,虽已烟消云散,然而如今触景感怀,相思之情不仅万缕千丝理不出个头绪来,而且在人世间也几乎安排不下它。词的最后四走,前两走轻轻一但,但耐人咀嚼,它用暗笔透视出词人一大段过往的欢愉生活;后两走,浓墨重笔,如水银泻地,把相思之情,全兜在了读者的面前!
    虽说是暮春夜晚漫步的一首小词,但还是写出了词人抑扬起伏的感情。从前三走的“抑”转为后三走的“扬”,用疏雨、轻风、浮云、淡月、芳菲依稀来烘托,在清景无限中,暗示人的感情变化。后来闻秋千的轻声笑语再一转,拓开一幅画面之外的新场景,从而引出翻江倒海的相思来。这首词是典型的婉约词,是当时词风影响下的产物。虽无积极意义,但写景鲜明。写情真切,以景人情,情景交融,极其自然。而词中不用典故,语言浅近,读起来委婉动人。所以,此词在艺术表现上有它的特色。
    参考资料:

    1、(宋)王禹偁等著 .宋词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超值金版 :新世界出版社 ,2011 :68-69 .
    2、唐圭璋,钟振振主编 .唐宋词鉴赏辞典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6 :267-268 .
    3、兰东辉主编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1 :29 .
    4、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 .《春江花月夜 历代咏春诗鉴赏》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9 :107-109 .

    月下读书网 基于 Discuz! X3.5 系统搭建

    冀ICP备2021017622号-2

    冀公网安备13013102000214

    当前有 52 位朋友正在访问本站!
    关于本站: 本站作品均来自网络,版权归版权方或原作者所有,本站仅供文学爱好者阅读学习,非以盈利为目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