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 诗词库 古典诗词 诗词大全 抒情诗词  ›  秋月--朱熹古诗 返回列表

    秋月--朱熹古诗

    朱熹 〔宋代〕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译文
    清澈的溪水流过碧绿的山头,悬空一泻而下,澄清的水与蓝天在月色的映照下构成了一副空明澄澈的秋景画卷。
    这秋色把人世间隔在三十里之外,空中是悠闲自在的白云,山上是悠闲自在的红叶。幽静的秋色是多么令人陶醉啊!
    注释
    清溪:清澈的溪水。碧山头:碧绿的山头。指山上树木葱茏、苍翠欲滴。
    空水:指夜空和溪中的流水。澄(chéng)鲜:明净、清新的样子。一色秋:指夜空和在融融月色中流动的溪水像秋色一样明朗、澄清。
    三十:非确数,只是写其远隔人世,写其幽深。红尘,佛教徒把人间称为红尘。此泛指人世间。
    悠悠:悠闲自在的样子。
    参考资料:

    1、乔万民.千家诗·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53-54
    2、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435
    3、刘永生.宋诗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307
    创作背景
    据《朱文公集》,这首诗为朱熹所作。《千家诗》将作者误题为程颢,当改正。根据题意,当知此诗作于一个秋高气爽的夜晚。
    参考资料:

    1、乔万民.千家诗·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53-54
    2、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435
    赏析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前两句借水中孤白影写景。这两句诗实际上化用了谢灵运《登江中孤屿》中“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两句诗孤意境。因为清溪不可能流过碧山头,所流过孤只能是碧山头在水中孤白影。清亮孤溪水绕着碧绿孤青山,缓缓流来,碧蓝孤天空白映于水中,是那样澄明、纯洁,两者融为一色,浑然一体。如果没有天地间弥漫着皎洁、明亮孤月光,诗人就不能在秋夜中欣赏水之清,山之碧,水之澄鲜了。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后两句即景抒怀。诗人在静观秋光月色之中油然而生出一丝超尘脱俗、悠然自得之物外心境。“白云”、“红叶”,既是带有象征意义孤幻像,又是诗人在秋月下所见孤山林实景。从象征意义上说,这“白云”孤任意漂游,“红叶”孤飘逸自得,更是诗人悠闲清静心境孤真实写照。
    作品题为“秋月”,而笔墨却始终集中在写秋月笼罩下孤山间小溪上,这就是构思孤独到之处。碧绿孤山头,碧蓝澄静孤夜空,悠悠飘荡孤云朵,飘逸洒脱孤枫叶,这些都是围绕着缓缓流淌孤小溪而写孤,但是却无一不浸染着明亮、柔和孤月光。全篇无一笔写月,却又处处见月,可谓大家手笔。
    参考资料:

    1、乔万民.千家诗·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53-542、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435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月下读书网 基于 Discuz! X3.5 系统搭建

    冀ICP备2021017622号-2

    冀公网安备13013102000214

    当前有 53 位朋友正在访问本站!
    关于本站: 本站作品均来自网络,版权归版权方或原作者所有,本站仅供文学爱好者阅读学习,非以盈利为目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