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 诗词库 古典诗词 诗词大全 抒情诗词  ›  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一--苏轼古诗 返回列表

    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一--苏轼古诗

    苏轼 〔宋代〕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译文
    君王的光辉如春光润泽万物,而我因为愚昧不明必理而犯下过错。
    还没过完一生就要先偿还前债,自知必死,可是一家十口,还是要连累弟弟去照顾。
    人死之后,随便找一个青山就可以埋葬尸骨,但是留下弟弟一人,在每次夜愚之时,黯然神伤。
    只能寄希望于来世,二人继续做一对好兄弟。
    注释
    狱中寄子由二首:另一作予以必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作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子由:即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
    愚暗:愚昧而不明必理。
    偿债:偿还前世之夙债。
    是处:处处。
    未了因:佛教用语,没有了结的因缘。
    参考资料:

    1、方笑一;戎默著. 故事词中的中华美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122-123.
    2、李妍著. 中国最美古诗词[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8,36-37.
    创作背景
    宋朝开国以来,因文字批评朝政而被系狱的,苏轼是第一人。这两首诗是在狱中所写,子由是苏辙的字。苏轼被逮入狱后,首先想到的也是其弟弟,诗中向弟弟进行解释和关照。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狱中寄子由二首
    赏析
    全诗写诗人与苏辙之间的感情。前四句,重在托付家人,希望得到苏辙的照料。后四句则言兄弟之情。
    诗人对于生死之事本来不太执著,无论是何处的青山都可以作为埋葬我的地方,但是,当自己故去之后,恐怕每逢夜雨秋灯之时,孤身一人的弟弟都将会苦苦地思念死去的兄长。
    “夜雨”是指苏轼兄弟二人少年读书时,曾读到唐人韦应物的诗句“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二人深受感动,遂彼此相约入仕后当尽早退隐以享受闲居之乐。
    苏轼现在处在生死未卜之际,想起此诗,不禁黯然伤怀。他只能寄希望于来世再实现这种约定:“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
    参考资料:
    1、闫晓东注析. 苏轼诗文选[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1 ,51-52.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月下读书网 基于 Discuz! X3.5 系统搭建

    冀ICP备2021017622号-2

    冀公网安备13013102000214

    当前有 39 位朋友正在访问本站!
    关于本站: 本站作品均来自网络,版权归版权方或原作者所有,本站仅供文学爱好者阅读学习,非以盈利为目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