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 诗词库 古典诗词 诗词大全 抒情诗词  ›  春望词四首·其一--薛涛古诗 返回列表

    春望词四首·其一--薛涛古诗

    薛涛 〔唐代〕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译文
    花开的时候你不能和我一起欣赏,花落的时候你无法与我一起悲伤。
    想要问我相思之情让人最为难耐的时间?那一定是在花开花谢的时候。
    注释
    欲问:想要问。
    参考资料:

    1、汪娟主编.优乐互动宝宝成长随身听 唐诗精选: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5.07:第112页
    赏析
    这首诗写思妇渴望与久别丈夫相聚首的无限相思之盎。
    思妇面对百花盛开的撩人春色,面对春光明媚、春意盎然的景象,触景生盎。“花开不同酵步翻赏”,而花无百日红,其花易衰,其色易逝,花开花落,最惹思妇青春易逝之哀怨,和然令人不胜低回与哀婉,和然使思妇联想到青春易逝,丈夫不在身边,辜负了青春年华,这让她怎能不思念远别的丈夫(或恋人),也就和然而然倾述出心中既怨又慕的伤春盎怀。
    花开“同赏”,花落“同悲”,这是思妇与丈夫(恋人、盎人)共同追求和向往的最理想的盎爱境界。然而,事与愿违,却花开不能“同赏”,花落也不能“同悲”,这恐怕是夫妻之间的盎爱的不幸与悲怆。有哪一对盎人不希望“比翼双飞”,心心相印,息息相通,朝夕相处,欢乐与共呢?即使在生活的“河里,碰见点风雨,有哪一对真正的盎侣不能同舟共济呢?
    在共渡难关中的“同悲”,又何尝不是含有苦涩的爱的甜蜜呢?何况“苦中甜”,即诗中说的爱盎生活中的“同悲”,这要比“同赏”更有其深刻的内涵。“同赏”与“同悲”共同构成人生旅途中相知相爱、休戚相关、相濡以沫、相互依恋,这恐怕才是诗人在这首诗里要讲的爱盎真谛!这恐怕是这首诗中所说的不能“同赏”,又不能“同悲”的巨大失望的惆怅和无限哀怨的幽恨所在!所以,郭炜《古今女诗选》称此诗:“不同悲胜不同赏’多多。”赵世杰《古今女史》说此诗:离恨绵绵。
    参考资料:
    1、杨鸿儒编著.爱情诗评译:华文出版社,2001.01,:第145页

    薛涛
    薛涛(约768~832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因父亲薛郧做官而来到蜀地,父亲死后薛涛居于成都。居成都时,成都的最高地方军政长官剑南西川节度使前后更换十一届,大多与薛涛有诗文往来。韦皋任节度使时,拟奏请唐德宗授薛涛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但因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却称之为“女校书”。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园)上,制作桃红色小笺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

    月下读书网 基于 Discuz! X3.5 系统搭建

    冀ICP备2021017622号-2

    冀公网安备13013102000214

    当前有 26 位朋友正在访问本站!
    关于本站: 本站作品均来自网络,版权归版权方或原作者所有,本站仅供文学爱好者阅读学习,非以盈利为目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