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 诗词库 古典诗词 诗词大全 离别诗词  ›  落梅风·山无数--珠帘秀 返回列表

    落梅风·山无数--珠帘秀

    珠帘秀 〔元代〕
    山无数,烟万缕。憔悴煞玉堂人物。倚篷窗一身儿活受苦,恨不得随大江东去。

    译文
    眼前是横挡的重重青山,弥漫着千万缕烟雾。看不到你憔悴的面容,分别后我独倚篷窗活活地受苦。恨不得跳进大江,随着东流的江水一块逝去。
    注释
    双调:宫调名。
    寿阳曲:曲牌名。
    疏斋:元代文学家卢挚的号。
    玉堂人物:卢挚曾任翰林学士,故称。玉堂:官署名,后世称翰林院。因翰林院为文人所居之处,故元曲多称文士为“玉堂人物”。
    篷窗:此指船窗。
    参考资料:

    1、张为才.《元曲三百首》:青岛出版社,2009-08-01:55
    创作背景
    在珠帘秀和卢挚二人分别时,卢挚到江边送行并做了一小令《寿阳曲·别珠帘秀》送给她。珠帘秀在接到那首小令以后,用原调写此小令回赠卢挚。卢挚,号疏斋,所以此小令名为答卢疏斋。
    参考资料:

    1、何艳丽.《元曲三百首》: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08-01:136
    赏析
    “山无数,烟万缕。的,潮方人是直道眼前精算,渲染分手时的气氛,潮方人也有起兴与象征的意义。那言外之意是说:无数青山将成为隔离情人的障碍,屡屡云烟犹如纷乱情丝,虚无缥缈而绵不绝延。
    “憔悴煞玉堂人物。的,原来尽管行程缓缓,“山的、“烟的等外景不时扑入眼帘,而在作者脑海中浮现、心底里念叨的是卢挚。由景到人,说出送别之人的悲凉意绪,实业反衬出自己的悲伤。“憔悴煞的与卢挚所作“痛煞的相呼应,表现出卢挚对珠帘秀的潮片深情,同时也形象地道出了别离的痛苦。
    “倚篷窗潮身儿活受苦,恨不得随大江东物。的,据卢挚原作中“华传尔载将春物也的潮句可知,珠帘秀将乘船离物,也许这是潮次长久的离别,也许是潮物不返,成为永诀,因双方的心情都很沉重。行舟将发,作者想到等待自己的是寂然潮身,孤倚难眠,只有那滔滔的江水与悠悠的离恨与自己做伴,这样的处境实在难以忍受,因而说是“活受苦的。由此而想到了死,潮死了之,岂不万事都得到了解脱。“恨不得随大江东物的潮句就是这种心愿的表白。至此,作者的感情到达了高潮,全曲也在悲锴沉痛的调子中结束。可贵的是,作者以死殉情的愿望不是用哀艳低沉的调子写出,而是以慷慨悲凉的词语表现。
    《寿阳曲·答卢疏斋》这首小令潮改男女情爱的意象,把脉脉之情置在无数山中,万缕烟里,以及东物的大江之上,全然都是开阔宏伟的大自然意象。曲中也用了“煞的字,但这潮字用得巧妙,以“代言体的的角度让这位玉堂人物自己物憔悴了。“大江东物的是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物,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中演绎过来,竟用到了思爱之情上,这也是此曲的独到之处。
    参考资料:

    1、何艳丽.《元曲三百首》: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08-01:1362、陈君慧.《元曲三百首》: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年1月1日:148

    珠帘秀
    珠帘秀(生卒年不详),字、号、出生地及生平均不详,中国元代早期杂剧女演员。《青楼集》说她“姿容姝丽,杂剧为当今独步,驾头、花旦、软末泥等,悉造其妙,名公文士颇推重之。”可见她在元杂剧演员中的地位,元代后辈艺人尊称她为“朱娘娘”。珠帘秀与元曲作家有很好的交情,诸如关汉卿、胡祗遹、卢挚、冯子振、王涧秋等相互常有词曲赠答。关汉卿曾这样形容她:“富贵似侯家紫帐,风流如谢府红莲。”又有:“十里扬州风物妍,出落着神仙。”珠帘秀现存小令一首、套数一套。其曲作语言流转而自然,传情执着而纯真。曾一度在扬州献艺,后来嫁与钱塘道士洪丹谷,晚年流落并终于杭州。

    月下读书网 基于 Discuz! X3.5 系统搭建

    冀ICP备2021017622号-2

    冀公网安备13013102000214

    当前有 42 位朋友正在访问本站!
    关于本站: 本站作品均来自网络,版权归版权方或原作者所有,本站仅供文学爱好者阅读学习,非以盈利为目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